骨囊肿又称单房性骨囊肿,或单纯性骨囊肿,也有称之为孤立性骨囊肿,是一种骨的良性病变,最多见于11~20岁青少年,其发病率占骨瘤样病损的30.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最多见于股骨、肱骨和胫骨,好发于干骺端。
【病因病理】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骨骺板创伤后的血肿是骨囊肿形成的原因;也有人提出静脉梗阻导致骨内压力增高的假说。
【临床表现】
临床上一般无任何症状,有的病例局部有隐痛,酸痛或轻压痛,局部包块或骨增粗,多在摄片时偶尔发现,或因病理骨折而就诊。
临床上将骨囊肿分为二型:
①活动型(活动期):患者年龄在10岁以下,囊肿与骨骺板接近,距离小于5mm,说明病变正处在不断发展,膨胀的过程中,治疗后易复发;
②潜伏型(静止期):患者年龄在10岁以上,囊肿距骨骺板较远,距离大于5mm。表明病变稳定,很少有进展趋向,治疗后复发率较低。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大多数囊肿在肱骨或股骨的干骺端,向下扩展致骨干,向上扩展接近骨骺,但后者不被累及。病损为界限清楚的放射线透亮区,其密度多低于正常髓腔密度,外有一薄的骨硬化边缘。由于囊肿膨胀性生长造成骨皮质不规则变薄,病理骨折很常见,常有骨块沉入囊腔底部,即所谓的“折片陷落征”。
2、CT检查可以显示骨皮质的变薄及骨嵴,囊肿内部为低密度改变,有病理骨折者可显示骨折情况,特别是“折片陷落征”。
3、MRI检查单纯性骨囊肿内含液性成分,因而在MRI图像上呈特征性的液体信号,在T1加权像上为中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为均匀高信号;如边缘有硬化则呈低信号;单纯性骨囊肿易合并病理性骨折,并导致囊肿内出血,MRI图像可显示骨折碎片和骨膜反应,尤其能显示囊肿内出血引起的液-液平面。
4、病理学检查
肉眼所见骨囊肿是由许多囊状部分逐渐合并成一个大的囊腔,在囊腔中有澄清或半透明的黄色略带红色的液体。当合并病理骨折时,囊内的液体则为血性。囊肿周围为光滑的骨壁,在骨壁上有高低不同的骨嵴,但很少见到完整的骨性间隔。
镜下所见镜下可见壁的骨质为正常的骨结构,囊肿的覆盖膜为疏松的结缔组织,或为粗厚的富有血管的结缔组织,纤维组织膜内散在着多核巨细胞、陈旧性出血、纤维素、钙盐沉着、胆固醇、吞噬细胞及少数炎性细胞。
【鉴别诊断】
1、骨巨细胞瘤多发于20~40岁,临床多有局部酸困或疼痛,X线表现为位于骨骺线闭合处的偏心性,溶骨性,膨胀性骨破坏,内常有皂泡样阴影,无钙化,周围有骨壳形成。与骨囊肿的主要鉴别点是骨囊肿多为中心性,溶骨性破坏,位置为干骺端或骨干部,病理学检查易于鉴别。
2、软骨母细胞瘤好发年龄为10~20岁,症状出现较晚,较轻,主要症状为间断性疼痛和邻近关节的肿胀,肌肉乏力。X线表现为二次骨化中心内小圆形、2~4cm的低密度阴影,边界清楚,周围有反应骨形成硬化缘,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与骨囊肿的主要鉴别点是骨囊肿位置为干骺端或骨干部,破坏区密度更低。病理检查易于鉴别。
3、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瘤样病损,是一种孤立性、膨胀性、出血性、多房性囊肿,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和患部的功能障碍。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的溶骨性、偏心性骨破坏,其偏心性向外突出如气球状膨胀,囊肿表面有一薄的骨壳。与骨囊肿的主要鉴别点是骨囊肿多为中心性,溶骨性破坏,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思路】
近年有许多学者认为本病有自限性和自愈性,有时骨折后,囊腔会被骨痂充实而自愈。故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发病部位、病变为活动期或是静止期,以及是否合并有病理骨折,来决定治疗方法,刮除和植骨是最适当的手术。
【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包括囊内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如:醋酸强的松龙等,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有时可取得较好疗效,囊肿内注射骨髓液也有效,有时可避免手术。
2、手术治疗主要采用病灶刮除植骨术,充分显露后,开骨窗,一般应与病灶的长短相一致,直视下彻底刮除病灶内各个部位的囊壁胞膜。用95%的乙醇骨壁灭活后充分植骨,对于股骨颈部位刮除后必要时应用内固定。如果刮除不彻底,常易复发。
骨囊肿发生病理骨折后手术固定较为困难,由于骨囊肿多发生在青少年,骨骺未闭合,髓内钉不适宜,骨破坏后骨皮质变薄,钢板固定不牢固,近年我们采用病灶刮除自体腓骨移植的方法,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足之处是需要牺牲一段自体腓骨,同时需要显微外科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