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可以说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因此HPV检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必要手段很有针对性。但HPV阳性不等于宫颈癌,也不等于宫颈CIN,所以HPV阳性患者只是有发展成宫颈癌的风险,但不等于是病人。由于70-80%宫颈癌患者都存在HPV16/18型阳性,因此对于HPV阳性,尤其是高危型HPV16/18型阳性患者,更多的观点认为可以马上转诊阴道镜检查。但我的观点是当一个患者检查出HPV阳性,不必急着用药治疗,HPV16/18型阳性,可转诊阴道镜检查,其他型HPV阳性,要看细胞学结果。如细胞学阴性或可疑,可以随访观察;如细胞学阳性,转诊阴道镜检查。当所有的检查排除了宫颈病变,仅仅是HPV阳性才考虑是否用药的问题。对于HPV感染的药物治疗,从某种意义来讲有一种安慰剂的作用,用药后转阴到底是药物的作用还是自身的免疫清除,是无法说清楚的。因此,我的观点是发现HPV阳性后一步一步诊断,排除宫颈病变后才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时要告诉病人还是要定期复查,药物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阴道镜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其临床应用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病人在阴道镜下取病理可能是CIN I,但实际锥切后的病理显示是CIN II,对于这类病人如果不做锥切有可能会被遗漏,对此您建议的治疗方案是什么呢?也请您谈谈阴道镜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弊端。
的确,阴道镜的使用在各级医院已经很广泛,如阴道镜下活检为CIN I,这是临床医生最为困惑的问题。CIN II-III不用思考一定做宫颈锥切术,从原则来讲,CIN I不能确定为前病变,因为也许是HPV高危型与低危型混合感染引起,不进行任何干预,逆转率可达40-60%,做锥切有些过度。但是活检CIN I,我们还要了解活检前细胞学检查情况,如果活检前细胞学检查是高度病变,证明细胞学与活检有矛盾。由于活检是宫颈表面的,细胞学检查的刷子可以伸到宫颈管,细胞学很少有假阳性,在这种情况下也许病变藏在宫颈管深部,就应该做诊断性锥切。如细胞学检查只是不典型细胞或是低度病变,这时要看活检前阴道镜评估,如果是I型转化区,宫颈鳞柱状交界都在表面,病变的范围不是很大,尤其有些报告单只是局灶CIN I,这时活检已经去除了病灶,可以定期随访。假如阴道镜是不满意阴道镜,转化区不在宫颈表面,活检CIN I有点盲目性,这时也许病变还在深部,应该再次阴道镜评估,搞清楚病变范围,要更加关注宫颈管有无病变,如宫颈管有可疑病变,可以做诊断性的LEEP。如果CIN I持续2-3年,也是做诊断性LEEP的指征。因此CIN I的处理要考虑方方面面。
宫颈腺上皮病变在临床相对较少见,如何和其他疾病鉴别常常成为年轻医生临床工作中的难点,请您结合您的临床经验,谈谈宫颈腺上皮病变阴道镜诊断要点和难点,以及对于这样相对较少见的宫颈病变,阴道镜的应用价值。
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宫颈腺上皮病变发病率不高,临床上很少见,往往做宫颈筛查活检时发现,活检前根本没考虑到。我个人的观点是假如细胞学结果是不典型腺上皮细胞,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腺上皮细胞来源于宫颈管,往往宫颈管存在腺上皮病变。或者病人主诉白带特别多,稀薄,或者细胞学检查有时阴性,有时可疑,HPV又持续阳性,宫颈表面光滑,看不出什么问题,这时就要关注宫颈管的问题,腺上皮的病变,需要特别的留意才能发现。另外,腺上皮病变阴道镜下无特殊的表现,因为我们所用的阴道镜术语如醋白上皮、点状区、镶嵌等都是按照鳞状上皮病变的表现总结出来的,对阴道镜下腺上皮病变总结的术语不多,因此要尤其仔细才能发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