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就HBV感染的母亲是否能母乳喂养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目前没有实验证明母乳喂养导致垂直传播。相反,母乳中存在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学作用的蛋白质如乳铁传递蛋白,对HCV、腺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轮状病毒和巨细胞病毒都有抗病毒活性。有研究表明乳铁传递蛋白、铁和锌饱和乳铁蛋白可以显着减少HBV感染的HepG2细胞中HBV DNA的载量。AAP(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对于接受HBIG和HBV疫苗的婴儿而言,HBV感染的母亲母乳喂养并非禁忌。另外,母乳喂养也不会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反应有影响。有一项研究入组了230名婴儿,在仅接受乙肝疫苗接种的婴儿中,80.9%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在1岁时产生了表面抗体,人工喂养的婴儿有73.2%产生表面抗体;而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 HBIG的婴儿,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产生表面抗体率分别为90.9%和90.3%。当然,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的哺乳期女性还是建议其不要采取母乳喂养,因为乳汁中药物浓度对婴儿的安全性研究尚不充分。
是否应该使用核苷(酸)类似物阻断HBV母婴传播,降低HBV DNA水平,必须考虑到潜在的风险。一般来说,妊娠早期的风险大于妊娠中晚期,肝炎发作时治疗利益大于单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预防,妊娠B级药物的安全性可能大于妊娠C级药物。临床实践中应当告诫使用这类药物的育龄女性患者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对于有抗病毒治疗指征的妊娠患者在经过权衡后确定利益大于风险时可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治疗,尽量避免为了单纯预防HBV母婴传播目的而使用这类药物。今后,随着这类临床研究的增多,对于育龄期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的评估必将更加规范和可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