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 王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郑宝森
一、概述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常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因椎间盘突出的大小、范围、部位、病程的长短以及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各异,严重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可造成明显的影响。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就诊时往往存在突出物较大、纤维环破裂、甚至髓核部分脱出等长期病变的情况,此类患者如果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而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或热凝射频)、臭氧髓核消融以及胶原酶突出物溶解术联合治疗,既可以解除椎间盘内压力,又解决了椎间盘外致病因素,优势互补,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治疗效果。目前我科应用该技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数百例,手术均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微创、安全性高、效果好,是目前最有效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
二、病例报告
1. 刘XX,女,46岁,诊断:颈椎病,于2012年4月12日行C3-4,4-5,5-6,6-7等离子射频+臭氧消融+胶原酶突出物溶解术。16日出院,出院时,颈后部、肩背部沉重感消失。患者于2012年11月15日复查MRI,C6-7突出物明显缩小。
2. 蒲XX,男,47岁,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于2013年8月14日行L4-5,L5-S1热凝射频+臭氧消融+胶原酶突出物溶解术。术前患者右下肢放射痛,术后症状消失。于19日出院。
3. 张XX,女,49岁,诊断:颈椎病,于2013年11月13日行C3-4,4-5,5-6等离子射频+臭氧消融+胶原酶突出物溶解术。术前右肩背痛、右臂、手疼痛、麻木,偶有头晕,术后3天,症状消失,18日出院。
4. 王XX,女,60岁,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于2014年1月13日行L4-5,L5-S1等离子射频+臭氧消融+胶原酶突出物溶解术。术前患者右下肢放射痛,不能平卧不能坐,术后症状消失。
5. 刘XX,女,71岁,诊断:腰椎管狭窄,于2014年7月23日行L3-4,L4-5热凝射频+臭氧消融+胶原酶突出物溶解术。术前患者左下肢疼痛,术后症状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