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体力恢复,保持关节稳定,增强肌肉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恢复动作协调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术后一天内,应平卧,6小时内不宜用枕头。术后当天即可进行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
术后第2天 病床可摇升至30°,主动进行踝关节屈伸练习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保持肌肉张力。
术后3~4天 病床可摇升至60°,主动进行髋膝关节的屈伸练习和直腿抬高练习,增加静脉回流,防止股四头肌萎缩。注意屈髋应小于70度,下肢不要内收。
术后一周 进行坐位到立位练习,重心移至健侧,双手撑床,保持患腿外展,慢慢将患肢移到地下,再将健肢移到地下,坐于床边。然后通过双拐支撑站起,进行行走练习。
术后第二周开始练习:助步器 适用于初期的行走训练,为使用拐杖或手杖作准备。患肢基本不负重,先迈患肢,重心前移,重量分布在助步器和健肢上,健肢跟进。 三点式腋杖行走步态 适用于一侧下肢功能正常,另一侧下肢无法负重者。双拐与患肢一起前进,再移动健肢。
根据假体材料不同,术后负重练习的方法和时间也不同。 骨水泥固定假体,术后3~5天即可下地活动,最初在步行器帮助下练习步行,一周后可利用双拐练习正常行走。 非骨水泥固定假体,骨组织长入假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稳定的界面环境,过早负重假体和骨之间因相对活动可以产生纤维性假膜。一般情况下,术后1.5~2个月患肢可开始部分负重,3个月后去拐完全负重,以保证骨组织充分长入假体微孔内,降低术后远期假体松动率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避免做髋关节内收外旋及髋关节过度屈曲等动作,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不坐矮的凳子或软的沙发、不翘“二郎腿”、不弯腰拾物,以免发生关节脱位等并发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