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张女士因鼻部不适,头疼伴嗅觉异常一周到医院就医,经X线检查发现上颌窦高密度团块状影,疑为鼻窦恶性肿瘤,张女士十分紧张。后经鼻内镜手术探查,病理证实为霉菌性鼻窦炎,手术中彻底清除了霉菌团块及病变组织,张女士病情好转。
鼻子里也会长霉菌?它的原因是什么呢?
传统的观点认为,霉菌为条件致病菌,多发生于有免疫缺陷者,糖尿病人,烧伤病人,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者,以及居住潮湿不洁环境者。但近年来,在健康人体检中也发现本病,这表明霉菌也可以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某一局部致病。至于头疼症状的出现,是由于上颌窦口阻塞致引流不畅,长期迁延不愈,分泌物及坏死物蓄积窦腔,逐渐增大后压迫骨质,所以会出现头疼及鼻出血等症状。
鼻真菌病属于特异性鼻炎的一种,根据致病菌可如下几种:
(1) 鼻孢子虫病:是由西柏氏鼻孢子虫感染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鼻炎。好发于鼻粘膜,可累及皮肤,外阴和泌尿生殖器。
(2) 鼻毛霉菌病:表现为头疼,流血性鼻涕等。
(3) 鼻曲霉菌病:鼻涕中或在穿刺冲洗时有暗红或灰绿色团块为其特征,部分患者可诱发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病。
(4) 鼻组织胞浆菌病:临床上无典型表现,很像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患者除有鼻塞不通外,常有反复咳嗽,低热不适等症状,往往被当作“感冒”或“肺结核”诊治。
另外还有鼻隐球菌病,鼻放线菌病,鼻念珠菌病,鼻芽生虫病等其他真菌感染。
由于致病的真菌种类不同,故临床的表现各异,治疗方法亦不同。严格说来,鼻真菌病按临床特征可分为非侵袭型,侵袭型和变态反应型,临床常见的是真菌球型。
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开展,可以经鼻行微创的上颌窦手术,在鼻内镜下,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完全清理干净上颌窦内的霉菌球及坏死组织,避免了外部切口,术后的复查也极为方便。
该病以预防为主,首先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
保持居室及周围环境的清洁。
避免机体防御能力下降。
改掉用手挖鼻的不良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