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症状和到医院就诊原因。引起眩晕的原因有很多,颈性眩晕是由颈源性因素引发的以眩晕及平衡失调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老年人群眩晕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的改变,颈性眩晕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研究表明颈性眩晕患者的始发年龄呈下降趋势。
一、临床表现
1、患者有头晕、晃动、浮沉感,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
2、患者多有颈部僵硬,发胀等不适感觉,多在晨起时发生;
3、合并有神经根压迫时可伴有双上肢感觉运动异常,有麻木、过电感,上肢无力等症状;
4、当改变体位尤以扭转头部时眩晕加重,严重者可发生猝倒,但一般不伴有意识障碍。
二、发生机制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国内外学者对此有较多研究,但仍不明确。近些年的研究表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是多因素的,与交感性因素、颈椎退变失稳、血液黏稠度及血管源性因素等有关,最后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
1、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脑干、小脑、颞叶下面和枕叶内侧面皮质的血液。当先天性椎动脉狭窄、闭塞时可造成先天性颈性眩晕。关节突关节和钩椎关节增生易造成经横突孔内的椎动脉的压迫,使椎动脉狭窄,引起眩晕。
2、交感性因素:交感性因素表现为颈交感神经丛受到直接或间接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眩晕症状。这是交感神经受刺激兴奋后,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受体,引起血管收缩的结果。常常由钩椎关节、钩突关节椎体骨质增生等颈椎退行性变等因素刺激交感神经引起。
3、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退变时,由于椎间盘水分丢失,椎间隙变窄,间盘突出,进而造成椎间小关节的紊乱、肥厚、增生从而引发颈椎失稳。可压迫椎动脉,并刺激交感神神经,导致椎动脉及其分支的痉挛,加重脑部缺血症状。
4、颈椎骨折:颈椎损伤时眩晕也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原因多为椎动脉的直接创伤 。颈椎损伤时颈椎损伤时相邻横突孔间受到过度牵伸而张力增加,造成血管内壁原发性挫伤,继之腔壁内血栓形成,最终形成完全性栓塞 。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眩晕。
三、诊断要点
引起眩晕的因素有很多,颈性眩晕需要与神经官能症、眼源性眩晕、颅内神经血管病变等引起的眩晕相鉴别。颈性眩晕诊断要点如下:
1、出现如前所述的临床症状,且病史一般较长;
2、颈椎X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椎间盘改变情况、椎体骨质增生、横突孔骨质改变等状况;
3、CT检查可清楚的显示横突孔原发和继发狭窄,亦能显示颈椎椎管的大小、椎间盘突出骨化状况,对于钩椎关节增生状况也较X线清楚;
4、对于椎间盘变性、颈髓受压变性状况、颈部软组织病变优于CT,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能清楚的显示椎动脉受累状况,如椎动脉受压、迂曲、畸形等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