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亦称原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着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ITP是最为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约为5-10/10万人口,65岁以上老年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好发于儿童,后者多见于成人。男女发病率相近,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同年龄段男性。
一、病因本病的病因不明。急性型多发生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之后,提示血小板减少与对原发感染的免疫反应间有关。慢性型患者中约半数可测出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二、临床表现:急性型ITP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一般起病急,多数患者起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可有血泡及血肿形成。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及舌出血常见,损伤及注射部位可渗血不止或形成大小不等瘀斑。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可出现内脏出现,如呕血、黑便、咯血、尿血、阴道出血等,颅内出现可致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出血量过大,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血压降低甚至失血性休克。
慢性型ITP好发于年轻女性,一般起病隐匿,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与黏膜出血,多数轻而局限,出血症状常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但严重出血少见。患者病情可因感染等骤然加重出现,出现广泛、严重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病程半年以上者,部分可出血轻度脾肿大。
三、检查
(一)血小板(1)血小板计数减少;(2)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大;(3)出血时间延长;(4)血块收缩不良。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
(二)骨髓象 (1)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慢性型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2)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尤为明显,表现为巨核细胞体积变小,胞浆内颗粒减少,幼稚巨核细胞增加;(3)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着减少;(4)红系及粒、单系正常。
(三)血小板生存时间 90%以上的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四)其他 可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少数可发现自身免疫性溶血的证据。
四、诊断标准我国ITP诊断标准为:(1)多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2)脾脏不肿大或仅轻度肿大;(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4)以下五项中应具有其中一项:泼尼松治疗有效;切脾治疗有效;PAIgG增多;PAC3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6)ITP重型标准:有3个以上出血部位;血小板计数<10×109/L。
五、治疗
1、一般治疗: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血小板低于20×109/L者,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
2、糖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下为首选治疗,近期有效率为80%。常用泼尼松1mg/(kg?d),分次或顿服,病情严重者用等剂量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好转后改为口服。待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步减量(每周减5mg),最后以5-10mg/d维持治疗,持续3-6个月。ITP患者如无明显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30×109/L,可不予治疗。
3、脾切除: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维持量大于30mg/d及有糖皮质激素禁忌者,可进行脾切除术,治疗有效率约为70-90%,无效者对糖皮质激素的需要量亦可减少。
4、免疫抑制剂:不宜作为首选。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有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禁忌症、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主要药物有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霉酚酸酯、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等。
5、其他:达那唑、氨肽素等。
6、急症的处理:适用于血小板低于20×109/L者;出血严重、广泛者;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近期将实施手术后分娩者。给予血小板输注,同时予静脉输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必要时可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及血浆置换。
六、预后急性ITP大多可自愈,病程较短,预后较好。慢性ITP常反复发作,病程长短不一,一般预后尚可。严重血小板减少者,可因颅内出血或重要脏器出血而死亡。
七、预防预防感冒,密切观察紫斑的变化。如密度、颜色、大小等,注意体温、神志及出血情况,有助于了解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从而予以及时的处理。避免外伤,出血严重者须绝对卧床休息。慢性患者,适当参加锻炼,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细软,如有消化道出血,应进半流食或流食,忌食烟酒辛辣刺激之物。斑疹瘙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搔抓划破皮肤引起感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