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很多医院的血液内科在应用大剂量HLA半相合母亲淋巴细胞输注治疗EB病毒相关的淋巴瘤,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知道Epstein-Barr 病毒(EBV)在人群中广泛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全球90%以上人群EB病毒IgG抗体阳性。该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最后潜伏在B淋巴细胞。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原发EBV感染可无症状或出现自限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先天性免疫缺陷或后天免疫抑制时,EBV感染后可出现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引起淋巴异常增殖性疾病(LPD)或淋巴组织细胞增生性噬血综合征(HLH),甚至恶性淋巴瘤。在WHO 2008 淋巴瘤的分类中,儿童的EBV- LPD已被列为淋巴瘤的一种类型。迄今为止,这类疾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抗病毒治疗或者化疗效果均不满意。近年,细胞免疫治疗在EBV相关淋巴瘤,尤其是实体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V相关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PTLD)中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作为一种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在移植后EBV相关性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的患者中已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由于DLI中同时含有大量异体反应性T细胞,应用HLA半相合供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高,且与回输剂量相关。
妊娠时期母亲和胎儿间的双向血流交换,可以在母亲和孩子体内长期形成母子微嵌合体(fetal-maternal microchimerism),近年发现母子微嵌合状态有可能诱导母子特异的免疫耐受,有利于亲缘之间的器官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应用z式PCR与实时定量PCR相结合的技术,检测到许多母子体细胞存在微嵌合状态。由此设想,应用大剂量HLA半相合母亲的淋巴细胞输注治疗EBV-LPD患者不会产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我们实验性输注大剂量HLA半相合母亲淋巴细胞治疗一批EB病毒相关淋巴细胞增殖病 (EBV-LPD)患者,这些患者均在输注后一周左右获得临床症状的明显缓解及病毒学指标的改善,肿大淋巴结迅速消退,且无一例发生明显GVHD。上述研究提示,大剂量母亲淋巴细胞输注可作为一种治疗儿童EB病毒相关淋巴瘤的有效手段。
这一研究结果一经揭示,即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朱平教授及其科研小组的论文:High doses of mother’s lymphocyte infusion to treat EBV-positive T 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in childhood于2010年9月被国际血液学着名杂志BLOOD接受,2010年10月发表。该论文摘要曾被第51届美国血液学年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SH)接受,受邀于2009年12月7日赴美大会口头报告。今又被《中国医学论坛报》评为2010年国内十大医学新闻(事件)之一。这是血液科人多年来辛勤工作、努力探索的结果。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血液科就一直致力于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与实践,经过数位专家的努力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广泛应用于包括实体瘤在内各种肿瘤的微小残留病变的治疗、难治复发性肿瘤的控制、病毒持续感染的治疗等众多领域,弥补了放化疗的不足,起到了放化疗以及手术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在医院大力支持下建立完善的百级洁净实验室可以制备包括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等多种用于细胞免疫治疗的效应细胞。为孤立无援的肿瘤患者找到了有效治疗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