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每年有一百二十万新增病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肺癌更是中国第一致死癌症,每年有60万患者死于肺癌。由于早期具有隐蔽性,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局部晚期或发生转移,超过半数的肺癌患者会错过手术机会。传统放化疗疗效有限,且伴随难以忍受的药物毒副反应,通常放化疗失败的次数越多,后续治疗的效果越差。但靶向药物的出现,给征服肺癌提供了一种新可能。
与传统化疗不同,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即使肿瘤稳定也能带来长期生存获益,因此,未来肿瘤治疗可能朝着“带瘤生存”或“带瘤善存”发展。
治疗肺癌再现里程碑-特罗凯(厄洛替尼)可以延长生命:
今年第33届欧洲临床肿瘤学会年会(ESMO)上,报告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非小细胞肺癌Ⅳ期研究,TRUST的最新数据。这些数据显示亚洲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高达6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可以达到25.1周!再一次证实特罗凯(厄洛替尼)可给广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
与传统化疗不同,特罗凯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针对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增殖,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生长。特罗凯延缓了咳嗽、呼吸困难、疼痛等肺癌相关症状的恶化,避免了传统化疗导致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强烈的副作用,且只需每天口服一次,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靶向治疗药物有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PASS研究
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现在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三线治疗。随着临床研究不断地进行,数据显示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拮抗剂)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机会。最新的亚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IPASS III期研究结果,在今年召开的欧洲临床肿瘤学年会(ESMO)上发布。数据表明,在根据临床特征选择的亚裔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体人群中,相对于静脉用卡铂/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口服的吉非替尼具有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方面的优势。研究还表明,吉非替尼治疗组的耐受性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化疗。这预示着更多亚裔患者有望在初诊后就能从靶向治疗中获益。
AVAiL研究
欧洲肿瘤会议透露,一项名为AVAiL的研究,证实了贝伐单抗作为最常见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帮助陷入绝境的患者迈出了求生的关键一步。该研究比较了吉西他滨+顺铂±贝伐单抗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与不联合贝伐单抗组相比,联合贝伐单抗组PFS显著延长,即使是低剂量(7.5 mg/kg)贝伐单抗,同样可起到延长PFS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安全性考虑,这两项研究排除了鳞癌、PS评分较低和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
EGFR基因检测初显效个体化靶向治疗呼之欲出
PASS研究
2008年9月,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莫树锦教授代表亚洲研究组,在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了Ⅲ期随机开放标签临床研究IPASS的初步结果:1217例非吸烟或轻度吸烟的亚裔晚期肺腺癌患者,分别接受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和紫杉醇/卡铂一线化疗,结果吉非替尼单药治疗与紫杉醇/卡铂化疗相比有更优越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客观有效率(ORR)和生活质量,两组总生存期相似(生存随访仍在进行中)。
对这一总体结果详细剖析发现,两组PFS的优势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在治疗初期,化疗组PFS优于吉非替尼组,而后期吉非替尼组显示出PFS优势。对于这种看似难以解释的现象,通过对入组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生物标志物分析找到了部分答案。这种现象可能由于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的患者对两种治疗的反应截然不同而造成:对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吉非替尼治疗的PFS明显优于化疗,而对EGFR野生型患者,化疗的PFS则明显优于吉非替尼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