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到中年,你不找病,病来找你,张女士42岁,个性随和、豪爽,与同事间关系很好,办公室里常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但最近她突然沉默了,原来她有了新的烦恼,只要大笑,尿液便不由自主漏出,尤其是有伤风感冒时,只要咳嗽就得勤换内裤,令其苦不堪言。
其实张女士患的是中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疾病,即压力性尿失禁,这种疾病在成年妇女中较为常见,尤以肥胖中年经产妇为多。有数据显示:中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约为8 %~40%,且发病率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正如其名称所反映的那样,这是一种在咳嗽、喷嚏、行走、站立或奔跑等腹压增高情况下发生的尿失禁,此时膀胱内不一定充满尿液。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盆底肌肉松弛,使得尿道对尿液的控制能力减弱,产道损伤和多产的妇女更易发病;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减少,导致尿道粘膜萎缩,尿道肌群控尿能力下降,也会引起压力性尿失禁。
虽然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压力性尿失禁的是一种比较容易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尤以中青年女性为甚。在广州报道的成年634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34.5%。但在219 名患者中,偶尔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占94.98 %(208/219), 经常发生的为4.11 % ( 9/219), 每天均发生为0.91 %(2/219)。因此对不同症状的患者治疗方案应区别对待。
明确诊断的压力性尿失禁一般情况下不会不治而愈,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加重。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又因经常尿湿衣裤,尿液腥臭影响社会活动,使患者精神上受到严重的打击及创伤。因此,不要把尿失禁当作小事、丑事,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并做好预防治疗保健工作,才能摆脱令人苦恼的生活。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很多,有行为疗法、药物疗法以及辅助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尿道的正常解剖位置,并提高尿道黏膜的控尿能力。较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做盆底肌肉锻炼,使症状得到减轻或获得纠正,尤其对体重较轻的女性效果较明显。其方法为:提肛运动,每次收缩10秒,休息10秒,每次练习30次,每天练习3次。这种锻炼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在家里、办公室和户外均可进行,也不受体位的限制,但需要持之以恒,且一定要做到锻炼盆底肌肉,若盆底肌肉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相反锻炼了腹肌,导致腹部收缩的时候腹腔内压力增加,反而会加重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生物反馈仪指导能帮助女性准确定位所需锻炼的肌肉,取得更好的效果。没有条件接受生物反馈指导的女性,也有些方法明确锻炼正确的部位。一种方法是将手清洗干净,或戴干净的一次性手套,将两个手指放在阴道内,进行提肛运动,若手指有明确的压榨感,则说明所锻炼的肌肉是正确的;或在排尿过程中有意中断排尿,看操作那个部位的肌肉能达到这个目的,以后要锻炼的肌肉就是这个部位的肌肉。锻炼时要全身放松,通常不间断地练习三个月以上方能见效。如果这种方法无效应及时看医生,商讨新的疗法。对老年绝经后的妇女,提倡补充一定量的雌性激素。
中重度的患者需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下腹部切口的开放性手术,短期疗效好,但对患者的创伤较大。现在国内外都采用微创手术,即尿道中段悬吊术,用吊带进行尿道悬吊,分别有将尿道悬吊到耻骨上和将尿道悬吊到腹直肌上两种方法,目前手术效果良好,对患者的损伤也小。这两种微创的手术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但对有慢性上呼吸道感染,长期有咳嗽,及有便秘等腹压增高疾病的患者,应将原发病控制后再接受手术。
虽然尿失禁的发生率较高,但应该从年轻时开始预防。其中预防措施中很重要的一点避免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的损伤。由于多孕、多产是导致盆底肌肉和筋膜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避免多孕、多产,可以有效防止压力性尿失禁的产生。要做的这一点,就需要育龄妇女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杜绝意外受孕,同时提倡少生、优生。
我国传统的“坐月子”的习惯对日后女性的生活是不利的,经阴道自然分娩,或剖腹产的女性,临产时盆腔的肌肉、韧带都会充分伸延、为婴儿出生做好产道准备,因而女性的产后恢复性锻练尤为重要。在产后尽早进行恢复性锻练,而且应该特别注重盆腔肌肉的运动,这样可以促进肌肉弹性的恢复,盆腔底和会阴部肌肉紧张度增加,有助于减少妊娠可能造成的盆底结构的损伤。锻炼的方法与前面所提的盆底肌肉锻炼方法一样,产后24小时即可开始运动,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在身体逐渐康复后,锻炼的次数可以适当的增加。
除妊娠因素外,其他导致腹压长期增高的疾病也会造成盆底结构的松弛,如长期的便秘、慢性咳嗽,或长期的排尿困难等。有了这些疾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希望能得到早期的明确诊断和治疗,消除腹压增高的诱因。肥胖对排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因肥胖导致的长期腹部压力升高,损害盆底及其支撑韧带的功能,最终导致膀胱颈后尿道的明显下移而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因而中老年女性适当控制体重也有助于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此外,妇科手术,尤其是根治性盆腔器官切除术对于盆底肌肉的损害亦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出现或加重原有的症状。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常见疾病,虽然其并不危及生命, 但它的确可以改变生活, 使患者陷入社会、情感以及精神上的困扰。然而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未予足够重视,或羞于启齿,导致本病的就诊率较低。加强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增加患者和社会公众对此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仍然是一项非常急迫的工作。
对于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应着手从预防性工作做起,如采取良好的节育措施,避免意外妊娠;做好孕期卫生保健工作,产后早期系统的盆底机能恢复性锻炼;控制体重等。对已经有尿失禁症状的患者,采取有效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达到解除女性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