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通过血管或皮肤上的微小腔道,或经人体原有的孔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微创伤治疗方法。子宫肌瘤是妇科领域介入治疗应用最多的疾病,通过介入对瘤体血管阻断或对瘤体消融破坏,达到缩小或消灭肌瘤,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包括:子宫动脉栓塞术(UAE)、高强聚焦超声消融(HIFU)以及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创手术,遏制了肌瘤的生长及其临床症状,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目前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1)对较大肌瘤能否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2)对多发肌瘤如何减少残留与复发(3)对卵巢功能远期影响(4)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风险以及肌瘤恶变的风险等。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子宫肌瘤微创新疗法。通过放射介入方法,行经皮股动脉穿刺,直接将动脉导管插至子宫动脉,并注入永久性栓塞颗粒,阻断子宫肌瘤血供, 使瘤体发生缺血性改变而逐渐萎缩甚至完全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优点是创伤小,患者易耐受,可以保留子宫,住院时间短。UAE 治疗可能引起严重的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及凝血异常等UAE 可能引起卵巢功能衰竭,治疗前后应测定基础卵泡刺激素( FSH) 及雌激素水平,密切关注卵巢功能,欲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选择UAE时应慎重。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UAE 术,目前该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包括妊娠、未治疗的感染(特别是盆腔)、严重血管疾病、重症过敏、肾功能不全,相对禁忌证为黏膜下肌瘤、带蒂肌瘤、近期接受过GnRHa治疗、既往髂动脉或子宫动脉结扎和绝经状态、迅速增大的子宫肌瘤。栓塞后的并发症主要有:盆腔疼痛、恶心、呕吐、痉挛性疼痛、发热,白细胞升高以及不适感,其表现的程度不一,并与症状的缓解程度不相关。而且由于另有卵巢血管侧支,在子宫动脉被栓塞后,可建立侧支循环,使子宫肌瘤难以根治。
HIFU消融瘤体
HIFU 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能源治疗方法,其将超声源发出的声能量聚焦于人体组织内某一区域,并使瞬间温度达到65~100℃,使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继而被机体溶解吸收或纤维化。HIFU在破坏组织细胞的同时,也对肌瘤组织内微血管网络产生破坏效应。2004年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治疗绝经前、无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目前临床比较认同的适应证主要针对已完成生育,由于某些原因不愿接受手术并希望保留子宫、瘤体直径<250px的肌壁间肌瘤患者。以下情况为治疗禁忌:(1)有恶性肿瘤家族史。(2)短期内子宫肌瘤生长迅速者。(3)肌瘤直径>250px且有压迫感或子宫体积小于妊娠20周。(4)阴道出血严重。(5)超声聚焦预定的靶区与皮肤距离<25px者。(6)腹部有纵行瘢痕的患者(因瘢痕可大量吸收超声波,导致局部过热甚至灼伤皮肤,影响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HIFU治疗引起的子宫肌壁局部的凝固性坏死可能使妊娠子宫肌壁弹性降低,子宫破裂风险增加,通常选择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近年来有学者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也尝试进行该项治疗,并有成功妊娠的报道,但是,对于尚未生育的患者,目前仍首选手术剔除,HIFU仍要谨慎选择。
子宫肌瘤消融术
射频消融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热毁损技术, 它是一种高频电磁波(540kHz),能够产生60~90℃的温热效应。在B 超的引导下,将射频治疗源经阴道、宫颈等自然腔道,准确定点地介入到病变部位,其作用于组织,使组织温度升高产生高热,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变性、坏死,最后被机体吸收和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量电磁波对患者及施术者均无影响, 该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创伤轻微,治疗时间短,无需住院,疗效确切,费用低,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被认为是毁损目标和范围可控制的肿瘤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也具有一定的适应证及局限性:①小肌瘤治疗效果较好,且治疗效果与肌瘤大小成反比,对于直径<75px的肌瘤有可能完全排除或吸收,而对于直径>125px的肌瘤难以一次性消融完全,且过多的坏死物质,易导致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②当肌瘤位于子宫前壁、底部及宫颈部位时,穿刺电极易达到理想的位置,治疗效果好。反之,侧、后壁的肌瘤则较差;如为浆膜下肌瘤,为避免邻近脏器或子宫穿孔性损伤而被迫放弃经阴道治疗。③单个肌瘤比多个肌瘤的治疗效果好。④对于术后腹痛、发热、阴道排液等并发症及复发率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