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近四十年里,医学界开始逐渐意识到长期的疼痛就如其它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一样是一种疾病,必须以治疗慢性病的心态来对待,即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疾病的一种症状。这一新观念唤醒了疼痛医学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的蓬勃发展。
"疼痛医学之父",美国人Dr John Bonica数十年来为疼痛医学的发展奔走呼号、不遗余力;另一对疼痛医学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力的事件是1972年美国尼克逊总统访华,数位美国医学泰斗亲自目睹并见证了针灸麻醉下的开颅手术。一根小小的银针竟能产生如此有效的镇痛作用甚至可行大型外科手术,此观察造成整个西方医学界为之震撼,使整个西方医学界突然醒悟到本身对疼痛认知之不足,对什么是“痛”有重新探讨之必要。在Dr.Bonica的宣传下,1975年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成立,使全球医学界对疼痛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上毕力追求,一瞬间疼痛学变成一大热门的学科。
各家医疗机构、各个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响应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于2000全球征服疼痛"。虽然此目标尚远未达到,但过去近四十年人类对疼痛的认识的确比过去数千年发展更多、更快。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这一疾病需进一步的诊断并得到有效的治疗,培养一批专门医生负责治疗这些患者实属必要,1991年美国疼痛专科成立(2003年得到政府认可),现大型综合性医院,疼痛科是必须具备的一个独立科室。目前在美国的疼痛科医师60%多为麻醉科医师,其他近40%分布于各个不同科的医生组成。世界各国都各有不同的机制建立疼痛科。我国卫生部于2007年正式下文,在二级以上的医院应成立疼痛科。且明文规定开展“疼痛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有具备麻醉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或康复医学科等专业知识之一和临床疼痛诊疗工作经历及技能的执业医师。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知识的局限,在慢性疼痛治疗领域里还存在一些误区,如认为疼痛治疗只是一种对症处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必须加强宣传和讲解,不仅使病人认识到疼痛的危害和及时诊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要使我们广大的临床医生认识到开展慢性疼痛诊疗,缓解病人痛苦是医疗健康服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医疗道德和现代医疗保健事业进步的体现。至少每一个疼痛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者都应认识到,解除病人疼痛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要以积极的关怀态度对待每一位疼痛患者,及时、认真地诊断和进行有效的治疗,尽快尽好地解除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疼痛医学科是一个医学边缘学科,与其它医学学科关系密切并相互渗透。它涉及的医学领域、疾病种类繁多。因此,该学科的工作很难被某一个专业的医务人员所独立承担,这就需要多个专业学科的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发挥各自在诊断和治疗上的优势。在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创建综合性的疼痛诊疗专科(中心)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要趋势。
但目前我国疼痛医学的临床现状,包括医院管理、专业医生的培养等,尚缺乏规范。疼痛医学的临床业务与相关学科有较大的交叉,而各科室人、财、物是条块管理,难以有机配合协调。这就造成了“小痛科科看,大痛相互推”的尴尬局面。有些慢性疼痛病人长期碾转在各医院各科室求诊,得不到有效、系统的的诊断和治疗,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医疗资源,还使患者不得不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有些疼痛诊断虽然明确,但限于传统的治疗方法与观念的局限,患者仍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其演变成为慢性顽固性疼痛,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和效果。
我国疼痛医学近30年的发展经历也充分说明疼痛医学专科的发展是社会的必要和学科发展的必然;在治疗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技术引导下的疼痛微创介入技术已广泛兴起,全国二甲以上医疗机构尤其是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普遍建立专门的疼痛诊疗专科,疼痛专科不仅为临床大量的病人解除了病痛,同时也为医院回避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疼痛诊疗专科同时也以较高的医疗质量赢了社会及兄弟学科的认同。
疼痛诊疗有着无比巨大社会需求,由于缺乏规范的疼痛诊疗专科,目前游医假药泛滥失控;在院诊疗患者由于“急慢性疼痛”的困扰,造成严重的医疗纠纷比比皆是;而由此引发的个人,家庭,社会痛苦更是难以控制。只有建立了规范的疼痛诊疗专科,才能真正实现“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的要求。而疼痛诊疗专科的建立是一项真正体现医疗“服务人民,关注民生”的具体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