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讲,关节是指骨与骨的连接面,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滑膜等,人体能够活动自如离不开关节这个基础结构。而关节软骨是关节面的最主要的组织,对保护骨质、避免磨损、保障关节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关节的活动实际就是关节软骨之间的相互运动。
关节软骨当中有65%~80%是由水所组成,包括糖蛋白、胶原蛋白、软骨细胞等等。软骨就如一个多孔的结构:胶原蛋白是一条条细长纤维织成的网套,糖蛋白则是具有弹性的球体,软骨细胞则安然的睡于深深的陷窝保护之中。所有的成分都必须完整,比例适当,才能保证软骨的负荷能力。如果胶原蛋白变少,则会使网套连接松弛,使关节在受力时容易变形而加速磨损。而如果糖蛋白的内含物减少,则会使其弹性降低,相对使关节也容易磨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材质会“自然消退”或“功能退化”,从而形成所谓的“骨关节炎”。
所谓骨关节炎,又称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理表现为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孪缩、韧带松弛或孪缩、肌肉萎缩无力等,从而在临床上导致关节功能的病废……
骨关节炎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好发年龄在45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通常与年龄、体重、性别、职业等相关。其中女性患者比男性多约一倍左右,可能与女性的关节负重结构、绝经妇女激素改变导致骨质疏松较男性明显等有关。职业运动员、体重过大(BMI指数大于30)等发生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几率也较高。据统计,65岁以上的人群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在X光片上有退变的表现(关节间隙变窄、骨刺形成等)。致残率可高达50%以上。多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膝、脊柱(颈椎和腰椎)、髋、踝、手等关节。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因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关系。继发性骨关节炎可发生于青壮年,可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包括:
(1)关节疼痛及压痛:早期疼痛轻微,或间断性疼痛,休息好转,活动加重,疼痛可与天气变化有关。晚期疼痛为持续性,或有夜痛或休息时疼痛。检查关节有压痛。下肢骨关节炎严重者步行困难,甚至足不出户、夜间难眠。
(2)关节僵硬:起床时关节僵硬、发紧,称为晨僵,活动关节可缓解,僵硬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
(3)关节肿大:手部、膝、踝关节肿大变形明显。
(4)骨摩擦音或摩擦感:活动时关节内有骨摩擦音或摩擦感。
(5)关节活动不灵活:关节疼痛、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关节无力,步行中腿打软或关节绞锁,严重者不能伸直关节或不能行走。
当患者有了以上的临床表现以后,就必须要到医院骨关节科进行正规的就诊。而专业的骨关节科医师往往首先会为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X线检查,进一步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等予以鉴别。
骨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标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CRP)和血细胞沉降率(ESR)轻度升高。继发性骨关节炎患者表现为原发病的实验室检查异常。而辅助的X线检查可发现关节间隙不对称、变窄,骨质硬化、囊变,关节边缘增生、骨赘形成,伴有关节积液,有时关节内出现游离体或关节变形。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和X线检查等,骨关节炎就可得以发现及诊断。而对于骨关节炎,需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初次发病、症状不重者应首选非药物治疗包括:①减少不合理运动、减肥;②物理治疗:热敷、理疗、针灸等;③使用拐杖,减少负重;④如有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可使用相应的矫形支具或矫形鞋。必要时予以局部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关节轻中度疼痛,且较少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对于表浅部位的关节骨关节炎,可使用各种消炎止痛药的乳胶剂、膏剂、贴剂等。对于中重度疼痛可联合使用局部药物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有各种口服药物、针剂、栓剂。一般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效果不佳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现在常用的有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原则上,应仔细参阅药物说明书,评估药物的危险因素(患者胃肠、肝、肾、心血管疾病风险)之后选择用药,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避免过量或同类药物重复或叠加使用。用药3个月后,根据病情选择检查血、大便常规、大便潜血及肝肾功能。专业的骨关节医师往往会推荐患者接受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类黏弹性补充剂,予以营养、润滑关节软骨,进而可以延缓骨关节炎的退行性改变的进度和程度。
遗憾的是,多数因为患者难以得以早期发现骨关节炎,而后的保守综合治疗可能难以有效缓解病变的进展,这时可以考虑外科的手术治疗干预。外科治疗的目的是:①进一步协助诊断,②减轻或消除疼痛,③防止或矫正畸形,④防止关节破坏进一步加重,⑤改善关节功能。外科治疗的途径主要通过关节镜(内窥镜)和开放手术。包括:①游离体摘除术;②关节清理术;③截骨术;④关节融合术;⑤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是2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外科手术,既可以诊断又可以治疗,在关节外科领域已获广泛应用。对于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主要适用于反复出现急性或者亚急性关节疼痛。可以通过2~3个小的微孔在镜下对退变的关节软骨、半月板、滑膜等进行清理、修复,取出关节内游离体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数日即可下地活动。适用于关节畸形不重、以轻中度退变为主的骨关节炎。而新兴的关节软骨移植技术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能为骨关节炎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
截骨手术:其作用机制是矫正下肢的机械负重轴线,重建正常的关节应力分布,改变关节的负重面,使得病变的关节软骨摆脱异常应力,获得修复机会,以期达到纠正畸形、改善症状的目的。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是截骨矫形术,适用于合并髋、膝内翻的早期骨性关节炎,而结合关节镜手术效果更为理想。
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最成功的骨科手术之一,疗效肯定,能够有效解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是晚期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治疗手段。
骨关节炎的预防:
(1)减轻体重:采取科学、合理方法减肥,以减少关节承重。
(2)采用正规方法锻炼身体,活动适量,减少不合理的运动如长时间过度跑跳、下蹲,尽可能不反复频繁步行上下楼梯,避免不良站坐立姿势。
(3)及时正确治疗关节创伤,积极于伤后应用拐杖、助行器等,减少关节受损,及时休息,予以物理治疗等。
(4)及早矫正下肢或关节畸形,包括膝内翻、膝外翻、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内翻、髋外翻以及各种关节半脱位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