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诊断一旦确立,下一步要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评估。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一般应考虑下列因素:患者的病情程度、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对治疗的信心、药物的价格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及所在医院的医疗条件等。
一、银屑病严重程度的评价
在给银屑病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前,临床医师需要对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最具权威性的标准。虽然PASI评分有其局限性,对相对皮损面积小的患者敏感性差,但目前临床医师仍以PASI评分作为银屑病严重性评价的金标准。现在,人们从患者生活质量的角度评价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其评价标准如下:轻度为疾病不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能将疾病的影响最小化,不需要治疗,治疗措施没有已知的严重不良反应,<5%体表面积。中度为疾病不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患者期望治疗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治疗不良反应最小,2%~20%体表面积受累;重度为疾病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对有最小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患者愿意接受影响生命状态的不良反应而缓解或治愈疾病,>10%体表面积受累;其他因素: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疾病的部位(如面部、手足、指甲、生殖器),症状(疼痛、紧缩感、出血、剧烈瘙痒),关节病/关节炎。疾病严重程度评价需个体化。如果银屑病导致患者窘迫、焦虑、严重瘙痒或疼痛,影响交往以及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运动或关节受累,则认为是重度银屑病。从皮肤科医师的角度看,如果银屑病面积广泛、红皮病、广泛脓疱病,或特殊表现如头皮、皱褶和肢端受累而患者又非常关注,则认为是重度银屑病。而从临床研究者的角度讲,是否重度银屑病需要评估临床体征,如受累面积(BSA)、红斑鳞屑程度、厚度等。一个简单定义重度银屑病的方法称为十分规则:即BSA>10%(10个手掌的面积),或PASI>10,或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10即为重度银屑病。
二、治疗的目的
银屑病治疗的目的是在开始时迅速控制病情,减少皮损的数量,减轻临床症状,维持长期缓解,同时不良反应最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完全清除皮损是不现实的,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并评估他们的目的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治疗目标如下:
1、对初发点滴型患者是争取治愈,并力求长期不复发;
2、对部分难治患者来说,应尽可能地消除或减轻病人躯体的不适,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对间歇、反复发作者是延长缓解期;
4. 对红皮病型等严重的患者是促使向寻常型转变。
三、治疗原则
1、轻度银屑病的治疗 一般来讲,轻度和局限性银屑病以外用药治疗为主,但如果患者对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可以进行光疗或系统治疗。
2、中重度银屑病的治疗 中重度银屑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光疗和系统治疗。个体化治疗时,除考虑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外,还应考虑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单一疗法效果不明显,应给予联合、交替或序贯治疗。
由于银屑病可能因感染、精神紧张、酗酒而诱发或加重,因而应消除患者的误解和顾虑、增强信心、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祛除可能的诱因等;患者对疾病的态度与信心往往也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由于银屑病本身、特别是寻常性银屑病对躯体的健康影响并不十分严重,并且有近30~50%的患者可自行缓解,因而如果患者对治疗的要求不迫切,在病情不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单纯的心理治疗和疾病知识教育可以作为首要选择;有些患者虽皮损较少,但思想负担较重,则应选择积极的疗法;另外,选择治疗措施时还应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银屑病的治疗应因人而异,提倡个体化治疗,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
四、联合、交替、序贯治疗
(一)联合治疗 以最小的剂量互相协同或累加达到最好的效果而不良反应最少。同时用两种不同疗法联合治疗已成为处理银屑病的重要手段。一旦银屑病皮损被有效清除,则应逐渐减少联合治疗药物,以某一种维持治疗。
(二)交替治疗 交替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将累积毒性最小化,在最初的治疗到达毒性水平以前,从一种治疗转换为另一治疗,或者由于最初的治疗效果逐渐降低而不良反应增加。在应用相对长时间(几个月或数年)后就进行交替治疗,降低药物的累积毒副反应。最早应用的交替治疗是UVB加焦油,PUVA,甲氨蝶呤和阿维A酯,每1~2年更替1次。外用药,系统用药,光疗可以交替使用。生物制剂也可在交替治疗中发挥作用。
(三)序贯治疗 序贯治疗时,临床医师将特异的治疗方法排序,使最初的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并降低长期不良反应。序贯治疗包括三个阶段:①清除阶段:利用快速作用的药物,但常有较大不良反应;②过渡阶段:一旦患者病情改善,采用维持治疗而逐渐减少最初的治疗药物;③维持阶段:仅用维持治疗药物。某些患者清除阶段可联合应用快速作用药物和维持药物,特别是二者联合能提高疗效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