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 2006年为7.18%,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
慢性HBV感染的定义
HBsAg阳性超过6个月,或有乙肝或HBsAg阳性史,现HBsAg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目标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国内、外批准用于慢性乙肝的抗HBV药物主要包括a-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而其中核苷(酸)类似物为口服抗病毒药物、方便、安全,更适合长期治疗。
目前在国内使用的有拉米夫定 (贺普丁)、阿德福韦酯 (贺维力,名正)、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另外胸腺肽α1、苦参素在临床试亦有应用。
贺普丁作为最早开始治疗慢乙肝的抗病毒药物,有以下作用:
(1)迅速、持续性地抑制乙肝病毒DNA的复制
(2)可促进HBeAg血清转换,即通常所说的“大三阳”转为“小三阳”
(3)可改善肝功能,使ALT水平恢复正常
(4)减少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病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抗病毒治疗的管理
1) 应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抗病毒方案;
2) 应加强随访,建立治疗档案,要坚持长期治疗,原则上病员不轻易自行停用抗病毒治疗药物;
3) 在正规医院购买药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