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或受摩擦力与剪切力作用后,受力部位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
发生机制:持续性压迫,皮肤受压达一定程度时毛细血管闭塞,局部组织呈血液阻塞状态而出现代谢障碍及小血管血栓并继发产生组织坏死。
好发部位
1、脊髓损伤的瘫痪区域、骨突部。
2、骶尾部、大粗隆部、坐骨结节部、跟骨部、肩胛骨部、后枕部
3、胸4以上高位损伤者,因躯干支撑低下,越上位损伤越易取骨盆后倾坐位,所以集中坐骨后部。
4、卧床期间骶尾部最易发生,在乘坐轮椅后则坐骨结节部位为最易发生的部位,由于乘坐轮椅的不同,易发生的部位亦不同。
压疮的类型:
(一)分型
1、溃疡型:压疮首相累及皮肤表层,逐渐向深层发展,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2、滑囊炎型:主要发生在坐骨结节滑囊部位。早期为局部充血肿胀,可抽出黄色或血色液体,表现为滑囊炎。皮肤表面早期没有明显溃破,皮下深层组织坏死较广泛,内腔甚大,又称“闭合性压疮”。此型压疮可形成窦道,引流不畅可合并严重感染。
3、龟裂型:此压疮在肛门附近,易污染,呈龟裂状,较深,创面之间相互接触,易合并化脓性皮肤炎,是一种特别难治的压疮。
(一)分级
Ⅰ级:有不消退红斑,但皮肤完整。
Ⅱ级:皮肤有部分破损,累及表皮或真皮层,局部可见水疱、浅的凹陷或擦伤。
Ⅲ级:皮肤受损达筋膜层,并有皮下组织坏死,局部皮肤有较深的伤口。
Ⅳ级:皮肤全层受损深达肌层、骨骼,并有大量受累组织坏死。
压疮的治疗
压疮的治疗首相应明确并去除产生压疮的原因。治疗原则为全身及局部的预防及管理,尤其全身管理非常重要。
(一)全身治疗
包括改善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全身状态,治疗尿路感染。如果出现全身感染情况,或压疮局部有蜂窝组织炎才给予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应结合因软组织感染行外科清创术或因骨髓炎行截骨术进行。由于脊髓损伤患者血清锌明显降低,应给予硫酸锌内服,口服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以及高压氧治疗。
(二)局部治疗:原则上治愈前一直减压
1、创面换药:局部不用或少用外用药,重要的是保持创面清洁。每次清洗创面时要更换敷料,并清除创面内的异物、局部残留的药物、敷料、创面渗出物和代谢废物。如有坏死组织也需一并清除。根据渗出物的多少决定换药次数。
2、抗感染:控制感染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局部换药,必要时可用2%硼酸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根据全身状况和细菌培养结果,可以考虑全身使用敏感的抗生素。
3、创口的物理治疗:紫外线、超声波、红外线、微波超短波等。
4、手术治疗:Ⅲ级Ⅳ级压疮通过非手术治疗虽然能治愈,但耗时较长,所以对长期非手术治疗不愈合、创面肉芽老化、边缘有瘢痕组织形成、合并有骨关节感染或深部窦道形成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压疮的预防
(一)局部管理
1、去掉局部的压迫
2、局部保温、按摩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防止压疮的教育,指导其学会进行自己管理皮肤的方法,学会使用镜子自我观察。
(二)全身管理
1、加强营养,防止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2、离床、进行积极地功能训练,鼓励运动,运动有助于压疮的预防。
3、经常洗澡、淋浴、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4、控制肌痉挛
5、防止偶发事故,诸如吸烟、烹调、热水等对皮肤的损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