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消化道溃疡的诊治常识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基本病因: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
发病的主要环节:
1、胃酸分泌过多(所以“抑酸”很重要;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以“抗HP治疗”必要);
3、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
主要表现:
腹部疼痛。
(1)长期性。
(2)周期性。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装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但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其他症状与体征
(1)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
(2)体征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其压痛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
诊断与辅助检查: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即“胃镜”)。
1、内镜检查
直接可见,金标准,准确可靠。包括普通胃镜(安全、有效,风险低,但有一定痛苦)和无痛胃镜(先麻醉丧失意识后进行胃镜检查,痛苦小,但增加麻醉风险)
2、HP感染的检测(常用“呼气试验”,俗称“吹气”)
建议胃溃疡、慢性胃炎患者均做。阳性者有必要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
3、X线钡餐检查
4、胃液分析
考虑胃泌素瘤时需做。当BAO>10mmol/h,常提示胃泌素瘤的可能。
治疗和预防:
1、生活方式改变。
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心理-社会因不经对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无论在本病的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很重要。当溃疡活动期,症状较重时,卧床休息几天乃至1~2周。
2、饮食
Sippy饮食疗法。Sippy饮食主要由牛奶、鸡蛋、奶油组成,以及“软”的非刺激性食物。其原理在于这些食物能够持久地稀释和中和胃酸。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建议:
①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后者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并可能具有提高黏膜屏障作用;
②有规律的定时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
③当急性活动期,以少吃多餐为宜,每天进餐4~5次即可,但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鼓励较快恢复到平时的一日3餐;
④饮食宜注意营养,但无需规定特殊食谱;
⑤餐间避免零食,睡前不宜进食;
⑥在急性活动期,应戒烟酒,并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和辣椒酸醋等刺激性调味品或辛辣的饮料,以及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⑦饮食不过饱,以防止胃窦部的过度扩张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
3、镇静
对少数伴有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的病人,可短期使用一些镇静药或安定剂。
4、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
包括:水杨酸盐及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如感冒药中的:布洛芬等;阿司匹林等。
5、主要药物治疗
充分的抑酸治疗(如PPI: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任一即可)。必要时可加用H2受体抑制剂:雷尼替丁、法莫替汀等)和加强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片,胶态果胶铋胶囊等)。
预防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切忌空腹上班和空腹就寝。在短时间内(2~4周)使溃疡愈合达瘢痕期并不困难,而关键是防止溃疡复发。溃疡反复发作危害更大。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烟、酒、辛辣、浓茶、咖啡及某些药物的刺激,对溃疡的愈合及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