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医院的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内科等科室经常会遇到很多这样的病人,他们主诉身体多处的不适或长期反复的某处不适,并曾在许多医院或许多科室反复检查过,却没有发现异常,治疗效果也不好。最后,病人常常是在其它医生的建议下,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到心理咨询治疗科。病人都过度关注和担心自己的各种主观症状,往往还有夸大,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诉繁多而无器质性病变,症状涉及许多系统,经过心理医生的检查,临床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不适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疾病基础的再三保证。症状的出现和持续出现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病人时常拒绝探讨心理病因,并认为其疾病是躯体性的,要求进一步检查。其主要临床类型如下:
一、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主要表现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重要的特征是应激引起的不快心情,以转化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返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酸痛、刺痛、烧灼感、麻木感、皮肤斑点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常见。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可有多种症状同时存在。病人为此进行过许多检查,均没有阳性发现,甚至手术探察却一无所获。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并伴有社会、人际关系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
二、疑病症: 疑病症是指病人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的躯体疾病的持久的疑病观念为主。病人因此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都不能打消其疑虑,病人为此痛苦,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
三、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主要表现为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等)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症状。病人在心悸、出汗、脸红的基础上,又发生了非特异的,但更有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等,经检查这些症状都不能证明有关器官系统发生了病变。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指心理问题或被阻抑的心理冲突以躯体症状或躯体反应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分析学说认为,躯体形式障碍看作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借此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摆脱自我的困境。尽管这部分病人症状的发生、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密切相关,但病人常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形式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2%~2%,经研究发现,综合性医院大约有9%的病人符合其诊断标准,躯体形式障碍的病人中大约有99%首先到综合性医院就诊。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1、首先应作出正确诊断,排除可能存在的器质性躯体疾病或其它精神障碍;2、仅仅针对病人所陈述的症状进行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关注到病人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状态。心理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基础,医生需要详细了解病人的性格特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疾病的性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并引导患者把注意力从对自身的关注中转移向外界,通过参加工娱疗和社交活动逐渐从疾病观念中摆脱出来。3、此外,隐匿性的抑郁症也常常会表现为躯体化障碍。因此,接受心理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躯体化障碍的现象。4、在必要的时候使用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也可以很快地消除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