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骨性关节炎(OA)又名骨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或退行性关节病。是一种本质上非炎性的疾病,以关节软骨损伤及骨增生为特点。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人,以负重关节和多动关节发生率高,如脊柱、髋、膝、指间关节,主要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痛、僵硬、关节肿大伴活动受限。据有无局部和全身性致病因素,将骨性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通常所指的骨性关节炎属于原发性这一类。继发性关节炎多有局部外伤、手术、长期慢性关节疾患等病史。
2、病因病理学
骨性关节炎的特点:一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二是关节的原发性增生性改变和由以上原因引起的关节功能改变,平常所说的骨质增生,骨刺是指该病的影像学所见,80-90%的60
岁以上的人在X
线片上可见骨质增生,骨刺,但只有一小部分人才有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年龄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关节内创伤,炎症,感受寒湿,异常代谢产物沉着,反复出血后大量铁质沉积,以及在关节内注人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使关节软骨细胞或基质直接遭到破坏,某些内分泌异常如糖尿病,关节内外翻畸形,关节结构异常或对线不良,遗传免疫反应,肥胖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骨性关节炎不仅仅是由于磨损“老化”,而是复杂的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近年来朱汉章教授等提出,根本原因是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失调,最终导致骨质增生而发病。我们临床观察,只有当增生的骨赘刺激其周围的软组织及神经、血管或引起无菌性炎症改变,局部充血水肿或粘连,才出现系列症状。增生是本病的基础,而关节腔外软组织,主要是韧带、滑囊、髌下脂肪垫炎症等病理改变是本病的关键,而骨质增生实质是力学平衡失调代偿的表现,当软组织病变得到适当治疗,失衡得到矫正,疼痛症状即可消失,而增生依然存在,增生现象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也不是治疗的目的。
3、分类
按病因学分类,OA可分为原发性(特发性)OA和继发性OA。原发性OA是指病因不明者,按累及部位又可分为外周小关节OA、大关节OA、脊柱(特别是颈和腰)OA、小关节(或大关节)+脊柱OA,而脊柱OA又包括骨突关节、椎间盘、脊椎骨刺和韧带钙化等。继发性OA又可按病因或相关疾病进行分类。但有时原发性OA与继发性OA很难截然区分。按症状分类,可分为症状性OA和放射学OA。同时兼有症状和X线改变者称为症状性OA。仅有X线改变而无关节症状者称无症状性OA或放射学OA。实际上,按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6
年的定义:OA是指关节症状和体征与关节软骨完整性受损、软骨下骨板以及关节边缘病变有关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因此,临床上OA应该是有症状的。
4 、临床特点
4. 1 、症状:
①疼痛:运动时疼痛主要由机械性或腱、韧带接头处损伤所致;休息时疼痛为炎症所致;夜间痛提示骨内压增高,为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指征。②僵硬:为另一主要症状,见于关节不活动之后,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③其他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畸形和关节弹响等。
4. 2 、体征:关节活动响声,骨肥大,不同程度的滑膜炎、滑囊炎可致肿胀、肌无力等。
严重病例可见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