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肢手术在保留患者肢体同时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功能,使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但保肢治疗后的并发症使患者承受了更多的心里压力和身体上的痛苦。对于并发症的处理应积极就诊,尽早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彻底解决并发症或最大限度降低其对患者的影响。
由于保肢并发症治疗较为复杂,建议到有经验大的骨肿瘤治疗中心进行诊治,以免延误治疗,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是保肢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见的症状有疼痛,局部红肿,活动度下降,皮肤破溃渗液。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较表面型关节置换有着更高的感染几率。肿瘤型人工关节感染治疗方法,与表面型人工关节感染类似,包括抗生素治疗、清创手术、一期翻修术或二期翻修术,尽管对于早期急性感染,伤口冲洗和清创术可能彻底治愈感染,但是更为可靠、确实的治疗方案是二期翻修术。下面先介绍一下几个常见概念:
清创手术:是指将原伤口打开,通过各种各种医用试剂进行高压脉冲冲洗,如有必要可能需要清除掉炎性肉芽组织,所有感染灶清除彻底后留置引流管缝合伤口,术后可能需要持续冲洗。
一期翻修:是指在清创手术的基础上,根据术中情况,保留大部分假体,可能更换假体的部分组件已到达彻底冲洗清创的目的。
二期翻修:通过至少两次手术清除感染,初次手术将感染灶彻底清除,同时将假体全部取出,包括固定假体的相关材料。利用临时填充物填充骨缺损处,待感染控制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将临时填充物取出,植入新的金属人工关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肿瘤型人工关节广泛用于肢体肿瘤的保肢治疗,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肿瘤型人工关节的5年完好率由20%逐步提高到85%。感染是人工假体重建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感染会引起疼痛,功能严重受限,最终导致截肢。近年来报道的肿瘤型假体重建术后感染率仍为8.7-13%,假体翻修术后有着更高的感染率,Capanna等报道的肿瘤型人工关节翻修术后感染率高达43%。Wirganowitcz对保肢术后截肢原因进行分时发现23.5%患者截肢是由于假体感染。文献报道假体感染导致的截肢率为19-46%。肿瘤型人工关节较表面型人工关节置换感染率高。这主要由于软组织切除范围大,手术时间长以及患者由于放化疗导致的免疫抑制。
对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目标是清除感染,缓解疼痛,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对于肿瘤型人工关节的感染,治疗方法与普通关节类似,主要有抗生素保守治疗,置管盥洗,伤口清创,假体取出关节融合,截肢术,一期翻修以及二期翻修术。在选择具体治疗方法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感染出现时间,局部软组织条件,人工关节固定方式,感染致病菌,以及患者的预期。感染出现时间最为重要,因为由此判断早期急性感染和慢性迟发感染,两者的治疗原则截然不同。
对于术后一个月以内出现的急性感染,保留假体的清创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可能清除感染,但治疗效果差,有着较高的失败率,表面膝关节早期急性感染行保留假体清创治疗,成功率仅为35%。此外致病菌也是影响清创成功的重要因素,早期急性感染常由高致病细菌如金葡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而迟发慢性感染主要由低毒力细菌感染引起,如凝固酶阴的葡萄球菌,该类细菌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
Deirmengian 等报道了非金葡菌感染假体通过清创感染控制成功率为56%,而金葡菌感染的成功率仅有8%。对于保留假体的清创治疗,合理的抗炎治疗十分重要,应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使用1-3个月。
肿瘤型人工关节感染大多表现为迟发感染,感染在初次置换术后1个月以后出现,我们的数据显示诊断假体感染时距初次手术时间平均为18.4个月。对于迟发假体周围感染,通过置管盥洗,反复清创和抗生素治疗很难彻底清除感染。对于迟发感染应谨慎行保留假体的清创治疗。对于低毒力的迟发感染可以考虑先行静脉抗生素治疗,但如果感染相关指标,如ESR、CRP持续增高,应考虑行假体取出旷置术二期翻修术。对于迟发严重感染,特别是合并窦道等感染病例,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或一期翻修很难彻底清除感染。一期翻修较二期翻修治疗感染的成功率低,Jey等回顾了136例假体相关感染病例,其中二期翻修成功率为72%,而一期翻修成功率只有42%。对于水泥型假体,很多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已放弃一期翻修[5],但对于非骨水泥肿瘤型人工关节有所不同,如果不存在松动,髓腔内基本可以排除感染可能,可考虑行一期翻修。
二期翻修被认为是彻底清除假体周围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回顾普通关节置换的文献,二期翻修的成功率为82-91%。对于感染的肿瘤型人工关节,水泥型假体的二期翻修1年的控制率为91%,5年为74%。二期翻修的禁忌症包括:①旷置后感染仍未控制,并且经清创后仍无改善;②患者合并其它疾病无法耐受多次手术;③软组织条件差。影响二期翻修术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一期旷置手术时清除异物(假体,骨水泥,感染组织)的彻底性;旷置时间;抗炎治疗的合理性。在行假体取出时,要注意对髓腔内骨水泥的清除。一般旷置至少4-6周后,待ESR、CRP正常,穿刺液培养阴性后,可进行二期假体植入术。平均旷置时间文献报道一般为9-20周不等,
Tattevin报道了69例感染假体,发现一期清创感染控制失败的病例之前症状平均持续54天,而通过一期清创控制满意未再出现复发的病例之前症状平均持续5天。感染存在时间影响着二期翻修的成功率。所以为更为确实地控制感染,本研究延长了旷置时间,旷置后感染控制率为81.8%,在17例翻修病例中,平均随访23.6个月,仅1例出现再次感染截肢。更为合理的旷置时间应结合患者病史,局部软组织条件以及客观的化验检查结果。
二期翻修手术操作难度较大,一方面是大量瘢痕组织;另一方面是患者骨质条件较差。大量瘢痕组织将影响假体植入后的软组织缝合,本组病例常规行部分瘢痕组织切除,软组织松解,这也有助于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由于临时假体强度差,旷置期间患者被嘱减少活动,由于负重及活动减少,骨质情况变差,在翻修时将影响假体固定效果。
我们认为,对于假体周围感染,治疗方案应考虑患者具体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早期急性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明确致病菌,如为毒力较低的感染,可考虑彻底清创保留全部或部分假体进行短期旷置;如是毒力较强的致病菌,建议考虑进行二期翻修。对于迟发感染,应早期诊断,积极尽早选择二期翻修术,二期翻修术需结合合理的抗生素治疗。二期翻修对于肿瘤型人工关节感染有着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