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动脉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下肢或上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本病表现为肢体缺血症状与体征,多数在60岁后发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在美国>70岁人群的患病率>5%。
本病下肢受累远多于上肢,病变累及主一髋动脉者占30%,股一胭动脉者80%~90%,而胫-腓动脉受累者约40%~50%。
(一)症状
主要和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和静息痛;肢体运动后引发局部疼痛、紧束、麻木或无力,停止运动后即缓解为其特点。疼痛部位常与病变血管相关;臀部、髋部及大腿部疼痛导致的间歇跛行常提示主动脉和髂动脉部分阻塞。临床最多见的小腿疼痛性间歇跛行常为股、胭动脉狭窄。踝、趾间歇跛行则多为胫、腓动脉病变。病变进一步加重以致血管闭塞时,可出现静息痛。
(二)体征
1、狭窄远端的动脉搏动消失、狭窄部位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若远端侧支循环形成不良致舒张压很低则可为连续性杂音。
2、患肢温度较低及营养不良;皮肤薄、亮、苍白,毛发稀疏,趾甲增厚,严重时有水肿、坏疽与溃疡。
3、肢体位置改变测试;肢体自高位下垂到肤色转红时间>10秒和表浅静脉充盈时间>15秒,提示动脉有狭窄及侧支形成不良。反之,肢体上抬60°角,若在60秒内肤色转白也提示有动脉狭窄。
辅助检查
(一)节段性血压测量
在下肢不同动脉供血节段用Doppler装置测压,如发现节段问有压力阶差则提示其间有动脉狭窄存在。
(二)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测定
是对下肢动脉狭窄病变实用与公认的节段性血压测量;用相应宽度的压脉带分别测定踝及肱动脉的收缩压计算而得ABI。ABI=踝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正常值≥1,<0.9为异常,敏感性达95%;<0.5为严重狭窄。
(三)活动平板负荷试验
以缺血症状出现的运动负荷量和时间客观评价肢体的血供状态,有利于定量评价病情及治疗干预的效果。
(四)多普勒血流速度曲线分析及多普勒超声显像
随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流速度曲线会趋于平坦,结合超声显像则结果更可靠。
(五)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
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六)动脉造影
可直观显示血管病变及侧支循环状态,可对手术或经皮介入的治疗决策提供直接依据。
治疗
(一)内科治疗
积极干预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戒烟、控制高血压与糖尿病、调脂等以及对患肢的精心护理;清洁、保湿、防外伤,对有静息痛者可抬高床头,以增加下肢血流,减少疼痛。
1、步行锻炼 鼓励患者坚持步行20~30分/次,每天尽量多次,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也有认为每次步行时间应直至出现症状为止。
2、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有效,有报告可降低与本病并存的心血管病死亡率25%。
3、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无明确长期疗效,肢体动脉狭窄时,在运动状态下,其狭窄的远端血管扩张而使组织的灌注压下降,而因肌肉运动所产生的组织间的压力甚至可超过灌注压。此时使用血管扩张剂将加剧这种矛盾,除非血管扩张剂可以促进侧支循环,否则不能使运动肌肉的灌注得到改善。换言之,缺血症状不可能缓解。对严重肢体缺血者静脉滴注前列腺素,对减轻疼痛和促使溃疡的愈合可能有效。
4、其他 抗凝药无效,而溶栓剂仅在发生急性血栓时有效。
(二)血运重建
经积极内科治疗后仍有静息痛、组织坏疽或严重生活质量降低致残者可作血运重建再管化治疗,包括导管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前者有经皮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与激光血管成形术。外科手术有人造血管与自体血管旁路移植术,各有相关指南参照执行。
预后
由于本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其预后与同时并存的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经血管造影证实,约50%有肢体缺血症状的患者同时有冠心病。寿命表分析(life table analysisi)表明,间歇性跛行患者5年生存率为70%,10年生存率为50%。死亡者大多死于心肌梗死或猝死,直接死于周围血管闭塞的比例甚小。伴有糖尿病及吸烟患者预后更差,约5%患者需行截肢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