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主动脉疾病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中山医院 )施行腹主动脉瘤(AAA)切除、人工血管移植 650例 ,手术总死亡率 5.2%,5年存活率 74.4%,10年存活率 69.9%[1] ,与国外的统计数据相似。在掌握典传统手术的基础上 ,国内学者紧跟世界血管外科“腔内。
微创 ”的发展潮流 ,分别于 1997和 1998年开始腹主动脉和胸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实际上在讨论血管外科任何问题的时候已经不能不提及腔内治疗。在不到 10年的时间里 ,病例数量明显上升 ,以 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为例,2000年以来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都总结了大样本治疗经验[2-4] 。腔内治疗成为了治疗主动脉疾病常规的方法之一 ,尤其对于高龄和合并症多的病人 ,常常是首选。目前 ,主动脉疾病治疗的热点和难点集中在扩大腔内治疗适应证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上。
1.1. 1、 胸主动脉腔内治疗中扩展近端锚定区的方法
在我国 ,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远远高于胸主动脉真性动脉瘤。胸主动脉腔内治疗的病人多数为 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 ,最常见的原发裂口位于主动脉峡部、左锁骨下动脉的远端 ,两者之间的距离即近端锚定区大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