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部肿瘤
良性骨肿瘤如骨瘤、骨样骨瘤、骨软骨瘤、成软骨细胞瘤等;肿瘤样疾病如孤立性骨囊肿、动脉瘤性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嗜伊红肉芽肿,骨血管瘤等。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长期存在可无疼痛,有些因其他疾病或外伤后摄片偶然发现。增大的肿块刺激周围组织可引起局部疼痛不适。
(2)起病慢,局部可能触及肿块。
(3)颈椎良性肿瘤如压迫脊髓可引起相应的症状。
(5)血检验正常。
(6)影像检查:X线、CT等为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表现。
(7)必要时行组织活检确诊。
2、原发恶性骨肿瘤
骨肉瘤、骨旁骨肉瘤、尤文氏肉瘤,软骨肉瘤、脊索瘤、骨髓瘤等均可发生于颈肩部骨骼。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随病情的发展,疼痛渐渐加重,从间歇性隐痛到持续性剧痛。
(2)颈肩部常可触及到肿物,发展快,压痛明显。
(3)早期可有全身症状,如低热、进行性消瘦等。
(4)多有贫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快。骨肉瘤血碱性磷酸酶增高,尤文氏肉瘤尿邻苯二酚胺阳性率高达90%,骨髓瘤患者尿本周氏蛋白增高。
(5)影像检查:X线、CT、MRI有相应的恶性骨肿瘤的骨破坏等特殊的表现。
(6)同位素扫描有特定的核素浓集改变。
(7)病理检查有确诊价值。
3、原发性有恶性倾向的骨肿瘤
骨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多为良性,但部分可转变为恶性。
(1)疼痛特点:疼痛一般较轻,多为局部隐痛,少数可有根性或干性神经痛。如转为恶性疼痛加剧。
(2)一般无全身症状,肿块生长较慢。如转变为恶性,肿块生长快,且可有全身症状。
(3)良性者血生化、血沉等正常,转变为恶性者血沉可加快、贫血。
(4)恶性变者X线、CT的改变快,且有恶性肿瘤的特征。
(5)病理检查有确诊价值
4、骨转移性肿瘤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早期为隐痛,逐渐加重且发展快,夜间尤甚,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
(2)多有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史,也可无恶性肿瘤史。
(3)多有全身反应。
(4)血沉加快。
(5)X线片、CT片或MRI提示溶骨性骨破坏,骨膜反应多不明显。
(6)核素扫描有异常改变。
(7)必要时组织活检,有确诊价值。
5、颈椎椎管内肿瘤
根据肿瘤与脊椎及硬脊膜的位置关系,可分为髓外硬膜内、硬膜外、髓内肿瘤。常见为脊膜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胶质细胞瘤。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受累的神经根性痛,多为阵发性,咳嗽、大便时疼痛加剧。夜间及平卧位疼痛加重。
(2)颈部脊髓受压或侵犯的症状。如脊髓半切综合征或脊髓横贯性损害征。
(3)CSF蛋白含量增高,套根氏试验(Queckenstedt¡¯s test)阳性。
(4)MRI检查有特殊价值。
6、肺尖肿瘤引起上沟综合征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病变常侵犯C8和T1神经根,颈部及上肢尺侧呈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多为剧痛,烧灼痛、撕裂痛。
(2)手部内在肌萎缩。尺侧感觉减退或消失。
(3)颈交感神经受累者可致霍纳氏症候群。
(4)肌电图有失神经电位。
(5)X线片、CT或M RI检查发现肺尖有肿瘤。
(6)肿瘤活检多为肺尖癌或转移癌。
7、颈肩部外周神经肿瘤
颈丛及臂丛原发性肿瘤有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孤立的神经纤维瘤、恶性神经鞘瘤等。继发性肿瘤及受周围组织恶性肿瘤的侵犯亦多见。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常为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的创痛和烧灼痛。
(2)进行性感觉异常,严重者感觉及运动丧失。
(3)颈肩部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
(4)X线及CT检查可见包块。
(5)病理有诊断价值。
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颈肩痛
1、风湿热 少数首发于颈椎及肩关节的患者常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急性起病者为多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少数起病隐匿,关节酸痛。
(2)初发病年龄多在5~15岁。
(3)多数起病时发热、多汗、全身不适、脉搏加快。体温正常后脉搏仍加快,呈体温脉搏分离现象。
(4)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5)急性关节炎症状多在3周内消退,功能可恢复正常,但可反复发作。
(6)常有心脏炎及皮肤损害,如环形红班或皮下结节。
(7)少数有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
(8)急性期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多,ASO及C-反应蛋白(CRP)阳性。
(9)急性期咽拭子培养溶血性链球菌可阳性。
(10)心电图及心脏X线片可有改变。
2、类风湿性关节炎 少数起病于一侧颈、肩、肘关节的患者,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肩及肘关节肿胀,颈肩部疼痛,活动后加重,少数有神经炎症状。
(2)多数起病隐匿,少数急性起病。常伴有疲劳、低热、手发麻,受累关节晨僵或僵硬。可留有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3)心脏可受累但无临床症状。
(4)16岁以前发病,伴有高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或并发心包炎者要考虑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5)活动期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加,类风湿因子(RF)80%以上为阳性。
(6)滑膜液浑浊或有不完全粘蛋白沉淀。
(7)后期有典型的X线片特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下有多个小囊样破坏。
3、强直性脊柱炎 少数患者早期从颈椎关节炎开始,出现颈肩背上肢疼痛。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起病隐匿,开始为间隙性隐痛,数月或数年后出现持续性疼痛,静息后特别是夜间加重,活动后缓解。
(2)起病多在20岁左右,男女发病率为6~7∶1。
(3)颈椎后突或侧突,头可呈固定性前屈位,脊柱进行性强直,多有不同程度的驼背。胸廓扩张进行性受限。
(4)活动期血沉加快,95%HLA¨CB27阳性。
(5)X线表现:早期骨质疏松、随着病程发展可出现“方形椎”,椎体间骨桥形成,呈竹节状强直。
中枢性疼痛
1、丘脑痛和假性丘脑痛
丘脑腹后外侧核发生损害可出现丘脑痛;大脑脚、桥脑、延髓及丘脑附近的损害可出现假性丘脑痛。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常为身体一侧自发性灼痛、刺痛,亦有少数为头面及上肢痛,发作时难以忍受。脑干损害可出现同侧面颈部及对侧肢体疼痛。
(2)有的有脑部外伤或手术史。脑血管意外后几周至2年内发生者不少见。
(3)伴有痛觉异化,痛觉减退或过敏,触觉减退。出现受累区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
(4)MRI可能显示丘脑或脑干等部位的损害。
颈脊髓空洞综合征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常为单侧肩胛带及手呈现周期性弥漫性钝痛,有时剧烈灼痛。
(2)早期手内在肌无力萎缩,后向上发展。上肢腱反射消失。
(3)痛觉及温觉受损,其他感觉存在是本病特点。
(4)颈部MRI可提示脊髓存在空洞。
六、心胸脏器疾病引起的颈肩部牵涉痛
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患者有时感到颈肩部疼痛,且向上肢或手放射,特别是左上肢内侧,临床应注意鉴别。
1、心绞痛多在应急情况下发作,心前区钝痛,且有压榨沉重紧缩感;呼吸急促、出汗、恶心呃逆;休息及硝酸甘油含服可缓解症状。心电图常提示ST段降低,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有助诊断。
2、心机梗塞是常见的心源性死亡及致残的原因。其来势凶猛,按心绞痛的方法处理无效,常需用吗啡方能缓解疼痛;心电图有典型改变,如出现病理性Q波,ST¨CT动态改变等;心肌酶谱异常;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异常。
七、心理性疼痛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它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同其他非心理性疼痛疾病并存。也称之为“没有特殊器质性病因的疼痛综合征”。美国精神病学会在DSM¨CⅢ¨CR中又改名为“特发性疼痛障碍”。其诊断标准如下:
A、主要障碍是专注于疼痛已至少6个月。
B、具备(1)或(2):
(1)经过恰当的检查后,没有器质性病变或病理生理机制(如躯体疾病或受伤)可解释疼痛的原因。
(2)如存在有关的器质性疾病,疼痛主诉或引起的社交、职业功能损害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器质性疾病所能引起的程度。
在疼痛患者的检诊中,对反复必要的检查找不出器质性病变、人格仍保持完整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对病有自知力的、主动求治的患者中,遇到下列情况应考虑到本病。
(1)疼痛模糊,部位不定且多变。多数主诉头面痛、头颈痛、躯干前部痛、胸及上肢痛,少数诉外生殖器痛。
(2)有的患者诉全身痛,一般疼痛部位超过两个,多为钝痛,常为非搏动性,加重时可呈搏动性。
(3)固定在某一部位持续性疼痛,有特殊的非常难受的紧缩感,患者有特殊的思维过程。
(4)疼痛难以入睡,但不会在睡梦中痛醒。
(5)有妄想痛或幻觉痛。
(6)有疑病痛,伴有焦虑、紧张、莫名恐惧,虽然经过多个医院反复全面检查,医务人员对其讲明无器质性疾病,但患者坚信自己有疑难病症未被查出。
(7)常因外部暗示或自我暗示发病,突然一侧肢体功能丧失(无器质性疾病),另一部疼痛,多为左侧痛,用暗示方法可治愈,多为癔病。
(8)慢性疼痛常伴有沮丧、压抑等抑郁表现。
(9)儿童期就发病,青春期后加重。女性月经正常,排除更年期综合征者。
(10)有类似家族史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