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胆脂瘤是一种的囊性结构,并非真正的肿瘤。通常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先天性胆脂瘤、后天原发性胆脂瘤和后天继发性胆脂瘤。
患先天性胆脂瘤的患者,鼓膜正常,因此早期往往很难被发现,直到出现听力下降时才会到医院就诊,如果检查发现鼓膜后有白色的团块影则基本可以确诊(图1)。后天原发性胆脂瘤最常见,患者儿童时期往往有咽鼓管长期阻塞的病史,由于中耳上鼓室负压形成,最后导致鼓膜松弛部袋状内陷,脱落的上皮在内陷囊袋内逐渐聚集,最终形成胆脂瘤(图2);这种类型的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部分可有耳流脓和听力下降的病史,但也有部分患者可完全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后天继发性胆脂瘤常发生在鼓膜边缘性穿孔的患者,由于外耳道上皮沿穿孔缘长入鼓室所致(图3),患者出现症状早,常表现为耳流脓和听力下降;另外耳部外伤及手术也可发生后天继发性胆脂瘤。
胆脂瘤由囊壁和囊内容物组成,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容物包括脱落的鳞状上皮和角化物。虽然胆脂瘤不是真正的肿瘤,但其却具有和肿瘤类似的特征,如逐渐生长、破坏骨质、残留与复发等。由于胆脂瘤具有上述特征,患者可以出现听小骨的破坏,甚至出现某些严重的并发症,如面瘫、迷路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因此胆脂瘤的治疗原则是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
图1 先天性胆脂瘤
图2 后天原发性胆脂瘤
图3 后天继发性胆脂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