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1、适用人群
(1)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PLC患者;
(2)能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进行手术的患者。对于上述患者,放射介入治疗可以作为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国内临床经验表明,放射介入治疗对于包膜比较完整的巨块型肝癌、大肝癌比较有效。
对于可切除肝癌,优先选择外科切除,介入治疗的影响因素包括:
(1)血清AFP水平;
(2)肿瘤病灶是否包膜完整、边界清楚;
(3)门静脉有无癌栓。
5.2适应症和禁忌症
肝动脉化疗(HAI)和肝动脉栓塞(HAE)均有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非常重要,单纯给予HAI是不够的。
5.3操作程序和要点
(1)肝动脉造影:采用Seldinger方法,经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于腹腔干或肝总动脉造影。造影图像采集应包括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
(2)灌注化疗:仔细分析造影表现,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给予灌注化疗。
(3)肝动脉栓寒:需选择合适的栓塞剂。一般用超液化乙碘油与化疗药物充分混合成乳剂。碘油用量应根据肿瘤的大小、血供情况和肿瘤供血动脉的多寡灵活掌握。栓塞时必须采用超选择插管。
PLC的TACE非常强调超选择插管。过去仅对小肝癌强调超选择插管,现在特别强调针对所有的肝癌,除多发结节以外,均应采用超选择性插管。对于大肝癌,超选择插管更有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保护正常肝组织。
5.4随访和治疗
间隔随访期通常为介入治疗后35天~3个月,原则上为患者从介入术后恢复算起,至少持续3周以上。介入治疗的频率依随访结果而定:若介入术后1个月影像学检查肝肿瘤病灶内碘油沉积浓密,肿瘤组织坏死且无新病灶或无新进展,则暂不作介人治疗。治疗间隔鹰尽量延长。最初几次治疗时密度可加大,此后,在肿瘤不进展的情况下宜延长治疗间隔,以保症肝脏功能的恢复。在治疗间隔期,可利用MRI动态增强扫描评价肝脏肿瘤的存活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介入治疗。
5.5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为主的“个体化”方案
(1)肝癌缩小后二期切除:在大肝癌介入治疗明显缩小以后,可采取外科手术。
(2)肝癌术后的预防性介入治疗:由于大部分PLC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多数病例为多发病灶。部分小病灶可能在术中未被发现。对于怀疑为非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建议术后40天左右做预防性灌注化疗栓塞。
(3)门静脉癌栓及下腔静脉癌栓的治疗:可采用放置支架和放射治疗。关于下腔静脉癌栓,如果是肿瘤增大压迫引起,且患者无症状,可不放置支架,仅采用TACE,观察肿瘤能否缩小。如果癌栓是肿瘤侵犯下腔静脉引起,主张在TACE治疗的同时放置下腔静脉支架或先放置支架。
(4)TACE为主的个体化方案还涉及到肝肿瘤破裂出血的治疗、肝癌伴肺转移的治疗、TACE联合消融、放疗、基因和靶向治疗等方面。总之,应该强调积极采用以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方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