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眩晕,都会想到高血压、高血脂、血粘度过高等内科疾病,临床上引起眩晕的原因不止这些。国外临床资料表明,所有头晕患者中,约40%与颈椎有关,颈性眩晕所占比重仅次于美尼尔综合征。
颈性眩晕,目前认为主要机理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颈交感神经机能亢进。由于骨质增生、错位,颈肌痉挛和异常等内外因素直接或间接对椎动脉造成压迫,或刺激其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收缩,管腔变窄,致供血不足,最终导致前庭迷路缺血,产生眩晕症状。
颈性眩晕临床表现中,眩晕是最突出症状,有旋转感、失定位感、昏沉感等,多于回头转颈、起床卧床、伸屈脖子等头颈体位改变时发生,发作时间有瞬现即逝、持续数秒的,也有长达一天甚至数天,症状多为眩晕、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汗异常等症状。多数人还有颈项强直 ,活动受限。此外,还常伴耳鸣、听力下降、鼻塞、咽痛、咽喉异物感、声音改变、视物模糊等症状,体检时多数患者可在后枕及肩背部找到极敏感的压痛点。
辅助诊断:主要有X光片、CT、核磁共振、脑血流图、颈颅多普勒超声、血液流变学检查等。诊断关键在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尤其是脑血管病变和耳源性及眼源性眩晕,必要时请有关专科协助诊断。
临床上中医结合理疗对此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牵引、脑循环治疗仪配合针灸、针刀、手法、药水注射、中药口服外用等。主要机理是调整颈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关系,放松颈部软组织,特别是椎动脉行经过程中最易受到压迫刺激的枕下三角区,从而减少或消除因病变造成的各种因素对椎动脉直接或间接的压迫与刺激,改善前庭迷路的血供,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医结合理疗,方法简便安全,疗效迅速稳定,大多数患者3-5次治疗就可获得显效。当然,治疗后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对于巩固疗效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