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主要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骨科陈平波
二、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骨微结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越采越受到专家们的关注。骨的徽结褐包含因骨小梁的粗细、密度、空间排列以及骨小间的连接等,特别是连接性骨小梁的数量和力学构筑对骨的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骨基质蛋白(胶原)使骨骼具有剿性,基质的矿化使骨骼具备了硬度,骨基质矿盐含量决定了骨骼的强度和弹性。因此,骨微结构的改变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小梁显微结构退行性改变。质疏松时,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骨转换呈负平衡,因骨小梁变细,骨体积下降,某些骨小梁甚至穿孔,直至消失。骨小梁数量减少,使剩余骨小梁负荷加大,发生显微骨折,骨结构破坏。进一步发展,骨皮质内表面1/3渐变成类似于松质骨结构,皮质骨变薄,造成骨强度明显降低,脆性增加。加上轻微外力对骨质疏松的部位,最重导致骨折的发生。
三、骨质疏松症并发的常见骨折类型:
骨质疏松症的最大危害在于骨折,20%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有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由骨质疏导致的骨折以髋部、椎骨及桡骨远端等为多发部位,因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肢体制动,肢体不负童或负重减少,伤肢骨矿物质丢失而又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从而使已发生骨折者其再骨折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1、髋部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关系
髋部骨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程度最重,轻度外伤就可引起骨折,其引起的死亡和残废数量较其他骨折多, 治疗费用也较高。髋部骨折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报告, 85%的髋部骨折发生在60岁以上,90岁以上的妇女有1/3发生髋部骨折。有文献报道,髋部骨折在50岁以前,发病率无性别差异, 60岁以后每隔5年发病率成倍增长, 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两倍以上。也有研究显示,髋部骨折发生率城市化国家最高。
2、脊椎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关系
原发性骨质疏松在脊椎是明显的,其造成的微骨折可使椎体变形。脊椎椎体大部分由松质骨组成,中老年妇女在绝经后激素代谢紊乱,导致椎体骨量丢失,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随着胸腰肌及韧带发生退行性变,再由于椎间盘水分含量减少,各椎体间的可动性降低,故即使受到轻微外力或负重,就会直接影响椎体。其造成的微骨折就可使椎体变形。轻微的外伤,如:扭伤、坐倒在地,都可造成椎体压缩骨折,产生严重腰背疼痛,强迫患者又要继续卧床,加重了骨质疏松,其再骨折危险性大大增加。椎体骨折以发生在第12胸椎为最多见,其次为第1腰椎和第11胸椎。
3、桡骨远端骨质疏松与骨折
桡骨远端骨质以松质骨为主, 是骨质疏松发生较早的部位。跌倒时手掌着地, 桡骨远端直接受力发生骨折。在骨折固定期间, 腕关节屈伸活动及前臂旋转活动受限或怕痛, 固定不当等因素,不能进行功能锻炼, 又加重了骨质疏松。其发病年龄自45岁开始,50~65岁之间发病率剧增,此种骨折,闭经影响较增龄影响更明显,同时,它也受性别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妇女绝经后,随年龄的增加前臂远端骨折发生率进行性增高。由于小梁骨的总面积大于皮质骨,因而小梁骨的受累程度超过皮质骨,故直接导致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量丢失明显,最终导致骨折。当患者跌倒时手掌着地,桡骨远端直接受力发生骨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