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朋友在睡觉的时侯打呼噜,家长刚开始也并未在意,以为是睡的香。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孩子有的时侯居然被憋醒了,而且性格也有了改变,甚至连相貌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医院一检查,大夫说这是因为腺样体肥大来的,要手术切除掉。。。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腺样体及其相关的科学知识。
什么是腺样体呢?
腺样体也叫做咽扁桃体、增殖体,是一个淋巴组织结构,类似于平常说的扁桃体,它的底部附着于鼻咽的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上图中红色位置),两侧咽隐窝之间。它的外形有一点象剥了皮的半个桔子。
腺样体肥大的危害
儿童腺样体肥大在临床上较常见,已经引起家长和医生越来越多的关注。腺样体一般来说在6、7岁时最大,10余岁时逐渐退化萎缩。儿童期免疫力低,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往往反复的感冒就会使腺样体增生肥大,之后感冒虽然好了,腺样体却没有缩小。正因为腺样体的位置,它的增生便会引发一系列的鼻、咽、耳症状。
儿童腺样体肥大或同时伴有的扁桃体肥大会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这种疾病的症状是睡眠打鼾伴憋气(即呼吸暂停)、张口呼吸。儿童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0.7%-3%平均2%,主要发生于2~6岁,呼吸暂停、缺氧会不同程度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引起呼吸、发育、神经认知等方面的异常,严重者甚至引起儿童的猝死。
长期用口呼吸,在气流的冲击下,硬腭高拱,会使面部发育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等。由于面部肌肉活动受限,患儿面部缺乏表情,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
肥大的腺样体和扁桃体会使上气道呼吸受阻,患儿易出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反复发作,结果使扁桃体、腺样体进一步肿大,形成恶性循环,不易缓解。
儿童腺样体肥大还会引起鼻腔、鼻窦炎症不易引流,压迫或阻塞咽鼓管(中耳腔与鼻腔之间的通道)腺样体本身的炎症,儿童咽鼓管软骨弹性差等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渗出性中耳炎。据临床统计,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住院的患儿中,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病率为74.3%。所以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患儿更应警惕渗出性中耳炎。
那么如何诊断腺样体肥大?
1、指诊。最古老触诊的方法,医生要把手指伸入患儿的口中。因常被患儿咬伤,且没有图片记录,无法量化,早已被医生废止不用。
2、鼻咽侧位片
3、CT检查
4、鼻咽镜检查:此项检查是最直观的检查,不存在放射线的伤害,而 且是在患儿的呼吸运动下动态观察,所以是临床首选。鼻咽镜要从患儿的鼻孔置入镜体,虽不是特别疼痛但检查时可能引起儿童的恐俱及哭闹,建议可配合的患儿应用。
什么样的小朋友要做腺样体切除术?
腺样体手术的适应症(引自美国Laryngoscope)
1、经常打鼾、睡眠憋气、呼吸不畅;
2、经常感冒,伴鼻炎鼻窦炎不易好转;
3、伴有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压迫咽鼓管,或腺样体本身有炎症,中耳炎不易愈合。
有的家长要问了,是不是腺样体肥大都要切除呢?手术有几种方法呢?是不是手术就能解决打鼾的症状呢?
腺样体肥大打鼾影响呼吸,或引起一些并发症,就应该切除。切除腺样体有三种方法:1:刮除法。2:动力系统切削法。3:等离子消融法。这三种方法最好的是等离子消融法。
如果就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症状,那么切除后就能解决打鼾问题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