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是不是每天都排便才算正常?如果三天以上不排便就是便秘吗?
其实,正常情况下,如果大便性状不干不硬,排便不困难;那么排便次数一天三次到三天一次都是正常的。而便秘主要是指排便过程中感觉困难――排便费力、不通畅、排便时间长或者感觉排不干净等,并不是只看排便频率。哪怕一天三次,只要排便困难有障碍感,也叫便秘。但是如果连续三天以上不排便,就要注意是否有便秘了。一般来讲,连续六个月出现便秘就属于慢性便秘。
如何预防便秘:
第一:改善生活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应鼓励便秘患者每日食用1-2顿粗粮,同时,多吃纤维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芹菜、韭菜、白菜、油菜等。此外,一般便秘患者每日食用5-10克魔芋也有一定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应根据自己胃肠的耐受情况决定膳食纤维摄入量,从少量起逐渐增加,以免引起或加重腹痛、腹胀。鼓励有便秘的朋友多饮水。晨起饮1杯淡盐水、或牛(酸)奶、或蜂蜜,对很多便秘患者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二: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量增加运动,以增强腹肌的力量,同时改善植物神经对肠道的调节功能。饭后百步走,饭后体内的胃结肠反射刺激肠道运动,产生排便反应,这种反射通常在饮食30分钟后发生。建议通过去运动和锻炼增加体力活动,有助于改善排便习惯,即使有是午后餐后定时散步也会有改善;
第三: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如辣椒、咖喱等;
第四:适量增加烹调用油量,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作为肠道润滑剂,以利通便。但对于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的朋友,应慎用此法。
第五:调节好情绪。研究表明:胃肠道功能紊乱与精神状态、心情及不规律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大便通畅,中医认为烦躁恼怒易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大便不通。
长期便秘的患者,在调整生活方式后,还是不见好,应该怎么办?
这时候就要考虑药物治疗了。目前治疗便秘的药物主要有两类:刺激性泻剂和缓泻剂。刺激性泻药:作用快、效力强,药物或者其代谢的产物可对肠壁产生刺激作用,使肠蠕动增加。该类药主要有:果导、蓖麻油、大黄、番泻叶等。但要注意,此类药因为刺激肠黏膜和肠壁神经丛,并可能引起大肠肌无力,形成药物依赖,因而主要用于需要迅速通便者,不宜长期应用。我们不建议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但是患者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尝试服用缓泻剂。
目前缓泻剂主要包括溶积性泻剂、渗透性泻剂和促动力药。
一,容积性泻剂适合轻度便秘患者
容积性泻剂也叫膨松药,主要包括可溶性纤维素(果胶、燕麦麸等)和不可溶性纤维素(植物纤维、木质素等)。这类泻剂一般不会被人体吸收,同时本身可以储存很多水,减少肠道对食物残渣内水分的吸收,这样最终形成的大便就不容易变干、变硬,还能增加大便体积,刺激肠道运动,从而起到通便的作用。
这类泻剂对肠道的刺激比较温和,所以起效较慢。但是副作用较小,相对安全。症状较轻的慢性便秘患者可以选择服用容积性泻剂,部分患者可以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服药期间应该额外补充足量的水分。
二,渗透性泻剂空腹服用效果可能更好
渗透性泻剂包括聚乙二醇、乳果糖等。这类泻剂不能被肠道吸收;反过来还可以从肠道吸收水分到食物残渣里,增加大便的含水量、软化大便,也能增加大便体积,促进排便。
如果患者连续两周服用容积性泻剂后,便秘的症状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就可以考虑使用渗透性泻剂。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在饭前(空腹)服用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促动力药帮助肠道做运动
常用的促动力药有普芦卡必利等,这类药可以促进肠道运动,增加结肠传输动力,从而促进排便。副作用相对较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对一些慢传输性的顽固性便秘效果较为明显。
总的说来,缓泻剂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安全性较高,效果也相对稳定。医生推荐患者长期使用的一般都是缓泻剂。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规律性地用药,大部分患者最终可以恢复正常的排便习惯。
但是,长期滥用泻药会造成大肠的松弛,加上泻药极具依赖性,很容易造成顽固性便秘。主要是因为肠壁内的神经细胞受到泻药引起腹泻的刺激,为了抗击腹泻保持人的正常生理,用降低肠壁应激性来调节。一旦停用泻药,肠壁受到刺激,也不能适时引起排便反射,这样就造成了顽固性便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