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协和早年成功救治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蔡佳耘今年“六一”光荣加入了加入中国少先先锋队。7月21日,值暑假期间,她和父母亲返回北京协和医院看望救治她的医护人员。这位7年前出生体重仅800克、胎龄为27周的袖珍女孩成功存活和茁壮成长,是北京协和医院27年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救治经验的体现。北京协和医院当日上午为她举办了“祝贺佳耘加入少先队”的庆祝会。
2003年4月,这个在妈妈肚子里住了不到七个月的小生命提前来到了世界上,出生体重只有800克,身长33厘米,头围23.5厘米,心血管、胃肠等发育不成熟,有严重黄疸,代谢不稳定,免疫力低下。儿科医护人员在进行阿氏评分(通过外观、心跳、表情、活动性等判断其是否需要立即急救)、气道清理和正压人工呼吸后立即将她转入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儿科组织了教授、主治医、病房主管及护士在内的治疗团队,为蔡佳耘制定了严密的诊疗计划。首先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脐静脉插管的肠外营养支持、鼻饲管的微量肠内营养支持。同时进行24小时的生命体征严密监护,如呼吸、心率、血压、血氧、血气、血糖、电解质、入量、尿量、肝功能、感染指标等。经过了80余天的努力,小佳耘终于可以出院了。这时候她已经长到了2040克,能自己呼吸、自己吃奶、自己排便了。这些对于足月新生儿来说再正常不过的指标,对于小佳耘来说是那么的来之不易,这里凝集了医护人员日日夜夜的辛勤救治,也凝集了小佳耘与死神抗争的顽强生命力。
出院后,小佳耘定期在协和医院儿科早产儿门诊定期随诊。王丹华教授对小佳耘的生长发育曲线进行监测,针对小佳耘各个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在医生的指导和家长的精心照顾下,小佳耘健康快乐地成长。“佳耘又长高了”、“佳耘去海边玩了”、“佳耘又学会什么了”、“佳耘上学了”,佳耘不同时期的照片在救治她的医护人员之间传看着。通过佳耘妈妈和王教授的邮件来往,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分享着佳耘成长的重要时刻。
七年后的今天,小佳耘已经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利用暑假她随着父母再次回到北京协和医院,看望曾经帮助自己渡过生命难关的医护人员。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年救治过她的医生护士们都难掩激动之情,温情的一幕不禁让他们潸然泪下。
小佳耘的救治是北京协和医院超低出生体重患儿救治水平的具体体现。协和儿科近十余年来已经成功救治了200余例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其中包括30余例体重小于10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目前救治成功的早产儿中胎龄最小的仅为25周、出生体重最轻的仅为520g。协和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抢救成功率为98%,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79%,这一数字在国外发达国家为80%。
北京协和医院的NICU组建于1983年,是在国内最早建立的NICU之一。十年前在卫生部临床科室重点项目“防治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衰竭,提高其生存质量”的支持下,通过加强产科儿科协作进一步降低了新生儿窒息、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协和儿科以早产儿系统管理为重点,首先做好现场复苏,把好出生第一关;通过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结合、注重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策略、控制院内感染、提高护理质量等,大大提高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协和还在国内较早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高频振荡通气、中心静脉置管、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贫血、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结扎术等先进治疗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先后获得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协和儿科还在国内较早开展高危儿的系统管理,进行早期干预和训练,并发挥多科协作优势,对早产儿进行眼底和听力的筛查与随访,连续多年举办早产儿联谊会,为早产儿及其父母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NICU在北方地区率先建立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接收来自北京市区、各远郊县及外省市的危重新生儿。目前已经转运危重儿近千例,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该科近年来申请到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联合攻关项目“北京地区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急救与转运模式的研究”,通过探索北京地区最优化和有效的转运模式、建立高危新生儿急救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各级医院的应急能力、复苏技能和救治水平,得到各医院的信任和广泛好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