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反应是指对进入机体的外界物质产生的免疫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机体反应。部分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反应异常,可出现过敏症状。多种物质均可引起过敏,其中由药物引起的过敏症状称为药物过敏反应。
近年来,由于环境因素导致人们接触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机会大大增加,加上人工合成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围手术期用药越来越复杂,麻醉药物诱发的过敏反应发生率逐年增高。轻者仅表现为皮肤潮红、皮疹、水肿等轻微过敏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
发生药物过敏有两个必要因素:过敏体质和药物接触。过敏体质由遗传因素决定,这类人群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等,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还没有直接改变过敏体质的方法。药物接触是指暴露于致敏药物,也就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换句话说,并非所有药物都能使过敏体质的人群发生过敏反应,只要没有接触致敏药物,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对于曾发生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患者,及时准确地查出诱发药物,避免再次应用,就可能预防过敏反应的再次发生。
发生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确切高危因素主要有:过去曾发生与麻醉药物相关的过敏反应;合并免疫系统特异性疾病(如肥大细胞病、慢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对牙膏、化学洗涤剂、洗发水和止咳药过敏。有上述情况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如需手术,可到医院就诊,查找致敏药物。
由于麻醉过程中常规应用多种药物,主要包括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局麻药等,同时还常应用抗菌素及血液制品等,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难以迅速直接判断诱发过敏反应的药物。因此,需要术后进行系统的过敏原诊断,查找出真正的诱发药物,有效避免再次接触而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因为绝大多数手术都需要麻醉,而手术在一个人一生中是很难避免的。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与变态反应科合作,在国内率先独家开展对围手术期疑似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过敏原诊断,为手术过程中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查找诱发药物,并寻找安全替代麻醉药物。目前已有多例患者接受检查后,顺利接受再次麻醉和手术。
围手术期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挑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均寿命延长,患者进行二次或多次手术的机会大大增加,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患者的普遍重视,及时就诊。
可疑麻醉药物严重过敏的患者可到赵晶教授的门诊咨询,也可通过网提前进行预约挂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