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过敏症是累及眼表的一组过敏性疾病,此病世界范围内常见,与全身过敏性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和炎症表现。因地理环境、医疗条件等不同,不同地区其发病率差别很大,从5%~22%,但实际发病率比这些统计的数据还要更高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变化、配戴隐形眼镜等因素改变,眼表过敏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因而受到普遍重视。
眼表过敏症的病理生理
眼表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与致敏原直接接触,易发生各种过敏性疾病。正常结膜内存在参与过敏反应的各类细胞,包括肥大细胞、抗原呈递细胞、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致敏后通过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起临床症状。同时,结膜上皮细胞也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在慢性过敏性眼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眼表过敏症以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为主,还有T淋巴细胞介导的Ⅳ型变态反应参与。I 型变态反应涉及的病理过程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抗原与IgE结合,在数分钟或十数分钟内激活肥大细胞释放介质,持续数小时;反应的主要介质为组胺,组胺与组胺受体结合,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功能增强等。第二时相:在肥大细胞被激活2~6小时后,持续时间较长。主要参与的介质为脂质类介质,如前列腺素(PG)、白三烯(LK)、血栓胺(TAX)以及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等,产生的主要效应使炎症反应加剧,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进一步增强,反应剧烈时产生疼痛。
正常人结膜内有丰富的肥大细胞,约5000/mm2,细胞表面有高亲和力的IgE受体,是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中最重要的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早期释放大量组胺,与组胺受体1(H1r)结合,产生的主要症状是眼痒;与组胺受体2(H2r)结合,使血管扩张,组织充血、水肿、分泌增多。近年来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在启动和调节过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眼表过敏症的发病过程,是慢性阶段症状复发的主要细胞。
分类及临床表现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理,将常见的眼表过敏症分为五类:季节和常年过敏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特异性角结膜炎和接触性结膜炎。1、季节过敏性结膜炎和常年过敏性结膜炎(Season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SAC)and Perenni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PAC)) 流行病学SAC与季节有关,在过敏性结膜炎中最常见,占25%~50%;在英国,人口总数的10%~15% 患有SAC;在美国,SAC是第二位最常见的病症,占9.4%;迄今为止国内尚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一般认为PAC发病率较SAC低。 SAC和PAC大多始发于儿童期,男性居多,部分患者青春期后可以逐渐消失,但其中约50%的患者在18~35岁时再次复发,此阶段患者男女比例相近。研究发现过敏性结膜炎的易感性有一定遗传倾向,主要涉及的环节为IgE生成的调控和IgE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力的高低。如果父母中有一方为特异性体质,其下一代发生过敏性结膜炎的几率比正常人高4倍,如父母双方均为特异性体质,该几率比正常人高10倍。 病理机理导致SAC的抗原以花粉、草叶及霉菌孢子等室外季节性抗原为主;导致PAC的抗原以尘螨,霉菌(黄曲,烟曲及青霉等)及动物的毛皮屑等室内常年抗原为主。 SAC和PAC的病理机理主要为IgE介导的I 型变态反应,参与反应的主要细胞为肥大细胞,主要的介质为组胺及前列腺素等,最近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白三烯,以及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等也参予炎症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患者大多有抗原接触史,其中部分患者有家族过敏性疾病史,约40%的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SAC患者主要表现为双眼突然发病,反复眼痒,眼睑及球结膜轻度水肿,上睑结膜细小的乳头增生。除急性重症患者外,一般角膜不受影响。PAC临床表现较SAC轻,但症状和体征持续。实验室检查:结膜刮片细胞学检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泪液IgE含量增高;皮肤过敏原试验有助于寻找过敏原。 2、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Vernal Catarrh Keratoconjunctivitis,VKC) 流行病学VKC约占眼部过敏性疾病的0.5%,60%患者年龄在11~20岁,一般病程2~10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2:1;青春期后男女患者比例相等。VKC常见于春季,与春季植物花粉较多有关,其他季节也有发病,少数患者可常年患病。一般潮热地区发病率较高。病理机理VKC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并与IV型变态反应有关,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同介导的变态反应。研究显示,患者泪液中组胺酶的含量较正常人减少,导致局部组胺代谢受阻,组胺水平升高。 临床表现与诊断VKC临床上共分三型:睑结膜型:病变主要发生在上睑结膜。球结膜型:病变主要发生在球结膜。混合型:病变同时累及上睑结膜与球结膜。VKC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双眼发病,持续眼痒,流泪,异物感,黏液性分泌物,角膜受累时有畏光;睑结膜充血,可见鹅卵石(铺路石)样乳头,近角膜缘的球结膜有胶样结节。文献报道50%的患者有角膜病变,重者可形成盾形角膜溃疡。约3%患者可因角膜病变导致盲目。实验室检查:结膜刮片见嗜酸性粒细胞,患者泪液的组胺和类胰蛋白酶升高,乳铁蛋白酶降低,而溶菌酶含量正常。
3、巨乳头性结膜炎(Giant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GPC) 流行病学GPC被称为“医源性疾病”,与角膜接触镜、义眼、暴露的缝线刺激等有关,1950年首次报道。有资料显示:1%~5%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和15%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患者可发生GPC[7]。
病理机理
GPC主要为I型和IV型变态反应的共同参与,是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同介导的炎症过程。结膜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临床表现与分期GPC眼痒和黏液性分泌物类似VKC,但痒较后者轻。根据症状与体征共分为4期:1期:眼痒,轻度睑结膜充血,细小乳头增生;2期:眼痒,粘性分泌物较多,上睑结膜充血,不规则的乳头增生;3期:中-重度眼痒,黏液性分泌物多,上睑结膜乳头增生,有些乳头直径大于1mm,上睑充血水肿。4期:重度眼痒,大量黏液性分泌物,上睑结膜乳头增生,大于1mm,有些呈蘑菇状,顶端有坏死,荧光染色。如果2期之前能去除病因,GPC可逐渐消失;2期以上的病变,即使病因去除,炎症控制,其增殖性改变也难以完全消退。
4、特应性角结膜炎 Atopic Keratoconjunctivitis(AKC)流行病学据统计,人群中3%患过敏性皮炎,其中25%~42%累及眼部[8]。患者30~50岁,男性为多,病症迁延,多数患者有特异性皮炎家族史,常伴有湿疹样皮肤改变。 病理机理为慢性过敏性炎症过程。病变早期结膜杯状细胞增殖,黏性分泌物增多;病变持续后,杯状细胞减少,结膜上皮假性结节形成,结膜内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瘢痕组织形成。临床表现AKC常累及下睑,慢性炎症过程,病症易迁延,症状较其他过敏性眼表疾病重,夏季和冬季加重。患者多20~50岁,男性多,95%患者合并皮肤湿疹。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痒、眼涩、眼睑沉重感; 眼睑慢性湿疹;睑结膜充血,或水肿苍白,有粘性分泌物;常伴有角膜上皮性病变或角膜溃疡形成,重者可致盲,少数患者并发白内障或葡萄膜炎;部分患者泪液分泌异常。
5、接触性结膜炎(Contact Hypersensitivity)
局部药物或接触化学物质引起的过敏性结膜炎,起病迅速,有明确接触史,此类过敏性结膜炎被称为药物过敏性结膜炎或接触性结膜炎。常见的眼部致敏药物包括:阿托品、噻吗心胺、磺胺、碘苷、色甘酸钠等。
四种变态反应均可能参与反应,但以Ⅰ型和Ⅳ型最常见。
患者有明确用药史,眼痒,眼睑潮红、水肿;结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可见乳头和滤泡增生。严重患者出现表层点状角膜炎,甚至虹膜炎。停药后症状缓解,数周后消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