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未经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仅为6.9个月,而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0%。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目前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多种治疗辅助的综合治疗方式。肝转移灶的切除仍是目前可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唯一有效方法。因此,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推荐在适当的时机施行手术治疗;若初始肝转移灶不可切除的患者可选择行新辅助化疗,待转化为可切除的肝转移癌时,选择适当时机施行手术治疗。
肝转移灶切除的手术适应证通常包括:
(1)结直肠癌原发灶能够或已经行根治性切除。
(2)根据肝脏解剖学基础和病灶范围肝转移灶可行根治切除,且要求保留足够的肝功能,同步切除结直肠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时,剩余肝脏体积≥50% ,分2次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时,剩余肝脏体积≥30%。
(3)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没有不可切除的肝外转移灶。
如果是结直肠癌确诊时发现肝转移,当肝转移灶小、且多位于周边或局限于半肝,预计剩余肝脏体积≥50%,建议行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步切除术。当不满足同步切除时,也可选择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分阶段切除,即先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原发灶,再分阶段切除肝转移灶,时机选择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4~6周。对于结直肠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现肝转移癌,没有结直肠原发灶复发,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且剩余肝脏体积≥30%(无肝硬化患者),可以手术切除肝转移灶。
另外,有的医生对于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会选择术前新辅助化疗,减小肿瘤负荷,降低术后复发。对于结直肠癌确诊时即发现肝转移的患者,在原发灶无出血、梗阻或穿孔时可考虑应用新辅助治疗。也可联合分子靶向治疗。但如果肝转移发现前12个月内接受过化疗的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作用有限,应考虑直接切除肝转移灶,继而行术后辅助治疗。
对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则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全身化疗、介入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针对肝转移灶的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无水酒精注射、放射治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病情基础,通过多学科团队讨论得出。部分初诊无法切除的肝转移灶,经过系统的综合治疗后可转为适宜手术切除,其术后生存率与行手术切除的可切除肝转移灶的患者相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