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发生越来越多。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目的是通过老年患者病史、X线及MRI分析如何提高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诊断率。
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2月北京医院骨科门诊和住院部共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21例。男48例,女73例。年龄61~92岁,平均73.5岁。所有患者门诊询问有否无明显原因、跌倒、弯腰时用力、打喷嚏、搬重物如花盆等病史,询问脊柱疼痛的性质,如变化体位疼痛、座位疼痛、站位疼痛或卧床疼痛。有否腹胀同时记录。所有患者接受相应部位的X线正侧位检查和MRI 检查,其中2例因不能接受MRI检查进行了同位素骨扫描检查。通过普通X线明显椎体压缩骨折中MRI 或骨扫描的阳性率判断骨折是新鲜或陈旧。通过MRI 或骨扫描的阳性发现判断普通X线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诊断阳性率。
结果:本组121例患者有明显跌倒原因的只有68例,占56.2%。34(30.4%)例未找到任何原因。单纯腰椎压缩骨折46例,单纯胸椎压缩骨折65例,胸腰椎都有骨折10例。115例约95%的患者出现变化体位时脊柱疼痛,如由卧位到座位或由座位到站位。出现腹胀者33例,均为腰椎压缩骨折,占腰椎压缩骨折58.9%。X线显示明显压缩骨折91例的141个椎体压缩骨折中MRI脂肪抑制像高信号阳性者98个(69.5%)代表新鲜骨折,另外43个(30.5%)椎体MRI脂肪抑制像无高信号表明陈旧骨折。121例MRI脂肪抑制像高信号或骨扫描的阳性发现的127个椎体中X显明显压缩改变者97个,另外30(23.6%)个椎体X线并不能诊断有明显压缩骨折。
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有不少一部分无明确跌倒史,变化体位时出现脊柱疼痛是本病的临床特点。骨折的诊断除了依靠X线外更重要要有MRI的诊断才能减少漏诊和判断骨折的新旧。有症状的椎体内微骨折(无压缩改变)并不少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