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型肝炎病毒是怎样传播的?潜伏期多长?
乙型肝炎有以下传播途径:(1)输血及血制品的传播,(2)注射、针刺、美容、纹身的传播,(3)医源性传播,即医疗器械不洁造成感染,如手术、牙科器械。(4)母婴传播:宫内感染、产程感染、产后感染,(5)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共用牙具、漱口杯、毛巾、共用餐具、不洁的街头饮食店,(6)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患者体液包括汗水、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均可检出HBsAg阳性,(7)吸血节肢动物:蚊子和臭虫。
乙型肝炎的潜伏期约为30-180日。平均90天。
(二)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其分型主要有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
A、急性乙型肝炎
起病较慢,常常不伴有发热。分为以下三期。
1、黄疸前期: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厌油腻食物、恶心、肝区痛等症状。
2、黄疸期:自觉症状可略有好转。巩膜、皮肤出现黄染。肝脏可肿大,有充实感,伴有压痛、叩击痛。部分病例伴有脾脏肿大。
3、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减轻直至消失。部分病例转变为慢性肝炎。在HBV感染的基础上再感染HDV,称为重叠感染,易转变为重型肝炎,恢复后约70%转变为慢性。
B、慢性乙型肝炎
1、慢性迁延性肝炎: 急性肝炎迁延6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疲乏、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显示血清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病情迁延反复可达数年。愈后较好,少数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2、慢性活动性肝炎: 病程超过半年,厌食、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及乏力、萎靡、失眠、肝区痛等神经症状明显,肝脏肿大。可伴有肝掌、蜘蛛痔、毛细血管扩张或肝病面容。肝功能持续异常特别是血浆蛋白的改变。
(三)乙型肝炎的诊断
只要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而血清HBsAg、HBeAg、HBcAg、HBV DNA、DNAP或抗-HBc IgM当中有一项阳性时,可确诊唯一性肝炎。单独抗-HBe或抗-HBc阳性时,需同时伴有上述当中的1项阳性才能确诊。抗-HBs单独阳性,而其血清浓度大于10mIU/ml时,可基本排除乙型肝炎。缺乏临床表现而HBsAg阳性,伴有或不伴有其他血清标记物时,可诊断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
(四)乙型肝炎的治疗
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药物,治疗原则以足够的休息、营养支持,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损害肝的药物。各临床类型肝炎的治疗重点则有所不同。可以采用抗病毒、保肝及对症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对急慢性肝炎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只要辨证准确治疗得当都可取得理想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