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验证麻醉推拿治疗急性神经根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急性神经根炎疼痛病人,并分为麻醉推拿组44例,对照组(常规推拿)组 34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麻醉推拿组和对照组CR+PR 率分别为90.9%和26.4% 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醉推拿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急性神经疼痛的一种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25-45岁青壮年,一旦合并急性神经根炎会引起腰及下肢剧烈放射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推拿等保守治疗仍是基本治疗方法〔1〕中医推拿手法虽好,患者因疼痛却很难接受,影响疗效,笔者自2006年5月-2007年5月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推拿治疗解决了这一难题,观察78例,在缓解疼痛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在2006年―2007年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中,按直观模拟量表VAS 疼痛评定标准筛选出78例急性神经根炎疼痛病人,随机分为麻醉推拿组44例,对照组34例,两组年龄22-55平均38岁,病程最长3周,最短2天,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部位、X线及CT分期经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疼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病例选择标准
2.1、诊断标准
根据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标准确诊〔2〕:①腰及下肢放射性疼痛,②受压神经根皮肤阶段分布区域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X 线检查:所有患者均摄有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片,无椎间不稳及滑脱,CT 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出。
2.2、排除标准
①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②明显腰椎管狭窄③腰椎及椎管内肿瘤;骨结核;老年性骨质疏松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年龄在55岁以上者⑤有精神疾患和语言表达不清者。
二、治疗方法
1、用药处方
采用单次硬膜外麻醉,选择腰3-4为最佳进针穿刺部位,穿刺成功后,可一次给药,注入2%利多卡因10-12ML,或先推入5ML,待出现麻醉平面后再追加给药10ML,以麻醉平面升至胸10-12肋间为最佳,拔管后观察5-10分钟,待麻醉平面稳定后实施推拿。
2、推拿手法
患者呈俯卧位,一助手用无菌中单自背部经两腋窝穿出,将上身固定,另两助手分别握住患者两踝部,做对抗牵引3次,每次1分钟,牵引过程中,医者站立于患者一侧,双掌根相叠与牵引同步用力向下按压突出部位,动作要节奏清楚,刚柔相济。然后医者以一手掌根按压病变部位,另一手环抱两大腿上部,用力向后过伸,同时旋转摇晃骨盆,左右各三圈。
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健肢在下,面向医者,上腿屈曲,下腿伸直,一助手板住患者肩膀,医者用以肘抵住患者肩关节内侧,另一肘顶住患者髂骨翼,徐徐对抗用力,旋转至最大限度,当腰部不能再继续旋转时,医者用腰部带动两肘对抗发力,使患者腰部旋转5-10度,操作过程中可听见小关节得到调整的咔咔声
患者改变体位成仰卧位,首先持续对抗牵引3次,每次1分钟,一助手双掌固定患者骨盆,医者以先患侧后健侧的顺序,将患者双下肢依次做直腿抬高至90-120度,同时将踝关节用力背伸,连续操作3次,患者仍处于仰卧位,一助手固定患者上身,医者用力使患者屈膝屈髋,左右旋转各3圈。
推拿结束后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平稳后用平车推回病房。
三、疗效标准:采用VAS〔3〕 疼痛缓解疗效评定标准 ①完全缓解(CR)指疼痛消失;② 部分缓解(PR)疼痛明显减轻,不影响睡眠,不需用止痛剂;③ 轻度缓解(MR)疼痛较前减轻,但仍明显需用止痛剂治疗;④无效(NR)疼痛治疗后无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CR+PR,两组病人止痛总有效率比较用卡方检验 ,止痛开始有效天数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比较用t检验
结果
1、主观满意度 按照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统计。满意指患者认为术后症状明显改善,一般指患者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不满意指对手术不满意或还有明显症状。麻醉推拿组病例满意51例(87.7%),一般6例(10.3%),不满意1例(1.7%)。
2、治疗结果
表1麻醉推拿缓解疼痛的疗效
分组 例数 CR PR MR NR 总有效率%(CR+PR)
麻醉推拿组 44 20 20 3 1 90.9**
对照组 34 3 6 14 11 26.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治疗显效开始天数比较
分组 总有效例数(人) 平均显效天数
麻醉推拿组 40 1.8+1.6*
对照组 9 9.5+3.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应用手法治疗病症是伤科临床显著特点之一,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早在清代官方医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就有阐述〔4〕:“因跌扑闪失,以至骨缝开错,气滞血淤,为肿为痛,宜用按摸法,按其经络,以通淤闭之气,摩其雍聚,以散淤结之肿,其患可愈。”又曰:“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掐定患者,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
以复其位也。足见推拿作用于皮肤肌肉,可疏通气血,缓解痉挛,消肿止痛。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门对推拿治疗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郑效文等对手法推拿在尸体标本及手术直视下作了观查,发现手法可使腰椎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紧压神经根的突出物可以远离神经根1cm左右〔5〕。可见推拿对神经根与突出物的关系变化起到了松解粘连的作用。文献报道,手法可调节患者神经体液系统,提高痛阈,还可以降低血液红细胞压积,改善微循环,促进致痛物质5-羟色胺的排泄及吸收,刺激止痛物质β-内啡肽的分泌,具有良好镇痛作用。〔6〕
推拿虽好,但在临床使用中,患者并非都能接受,许多患者由于神经根粘连,疼痛较重,腰背肌处于僵紧状态,常规推拿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正如医宗金鉴指出,一旦临症,机处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手法也,道出了推拿一定要法力相当,施法者即要有良好的技能,还要审慎患者自身情况,刚柔相济,切忌粗暴。我们采用单次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推拿,一方面麻醉药物注射后,药液可是硬膜外腔扩张,从而分离髓核与神经根的粘连。另一方面,麻醉下进行推拿,患者腰背及下肢肌肉充分放松,疼痛感消失,为手法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7〕,此时进行推拿,外力可使椎间隙充分增宽,幅度加大,纤维环内产生强大负压,可使髓核吸收回纳,对神经根的粘连作用得到解除,有利于粘连的松解,消除根性水肿〔8〕〔9〕。hutton等发现强致炎性物质前列腺素E2浓度的变化与神经根性疼痛程度有关,而应力作用时间对前列腺素含量的变化有明显影响〔10〕。麻醉下进行推拿,改善了椎间盘的应力,阻断了疼痛的恶性循环,因病人疼痛感消失,痛苦减轻,故消除了常规推拿的外在干扰。
由此可见,运用麻醉药物与手法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更有效,更快捷的消除神经的水肿和疼痛症状,达到治疗目的。但要严格控制适应症,如对椎管狭窄,骨结核,骨肿瘤患者不适用。因为不能完全去除病因和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远期效果不佳,必要时还应实施手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