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及流行病学调查
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根据眼部受累的范围和程度的不同,患者的症状也不尽相同,主要包括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眼红、畏光及视力模糊等。1995年由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将其分为:1、泪液生成不足型:是由于眼腺疾病或功能不良引起的干眼,又可分为综合征引起的眼干燥症和非综合征引起的眼干燥症。2、蒸发过强型:主要是睑板腺功能障碍,泪液分泌正常而蒸发过强引起,常见于油性皮肤和老年患者。
流行病学临床调查表明,美国大于65岁人群2520人中14.6%有干眼症状;在德国55-59岁的人群中,22.8%的女性和9.9%的男性有干眼的不适症状,45-54岁的人群中,约20%的女性和15%的男性患有干眼病;在瑞典的一个社区调查中,在55-72岁的705人,患病率为15%;日本对2127人的筛查中发现17%有干眼症状;加拿大13517人的问卷调查中,28.7%有干眼症状。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调查一机关内20~90岁1997人中,干眼症的患病率为6.1%。其眼科普通门诊角膜干燥症的患病率为32.1%。近年来,我国干眼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向低龄化发展,“视屏终端综合征”(video display terminals)的发病率较高。不良的工作环境、过度用眼及佩戴角膜接触镜等也是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对干眼症的机制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眼表和泪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两者通过感觉(自主) 神经反射通路相互联系。正常泪液的产生是由眼表接受感觉刺激上传至大脑,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下传至泪腺而完成的。有研究发现浆液性泪液分泌减少、泪液清除率降低,眼表的敏感性也随之降低;而眼表敏感性的降低又导致引起泪液分泌反射的感觉刺激减弱,泪腺对眼表刺激的反应就下降,这会使泪液分泌进一步减少,使得干眼症恶化,这样形成一个自我持续的恶性循环。
二、 目前西医的治疗状况
干眼症的治疗:总的目标是保护患者的视功能,抑制眼表的炎性反应,恢复眼表面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1、药物治疗:副作用大、疗效不确切,长期使用对眼睛有损害。(1)泪液替代药:可增加眼表的湿度,使角膜表面光滑,增加视敏度。但人工泪液不能完全替代天然泪液,且含有防腐剂、稳定剂和其它添加剂,长期使用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此外,一些缓释的人工泪液已应用于临床,给病人带来一定方便。2)刺激泪液分泌药物:副作用大,确切作用不明了。(3)病因治疗药:环孢霉素A[11]及其它免疫调节剂、雌激素、抗生素。(4)其它药物:维生素A、自体血清、肉毒素。
2、手术治疗:效果不确定,存在一定风险。(1)泪液替代性手术:自体颌下腺移植,效果优于先前的腮腺导管移植,用以替代泪腺的作用。(2)保存泪液手术:泪管系统阻塞术,以延缓人工泪液和天然泪液的引流,减少泪液用量。但阻塞后泪液产生减少,更新减慢,眼表感觉减弱。另外,还有睑裂缝合术,避免角膜暴露,减少蒸发。
三、针灸治疗的优势
近年来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针灸能促进泪液的分泌,有效提高泪膜的稳定性。维也纳大学眼科研究所的Nepp博士在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中,采用针刺疗法能够较好地改善干眼症的症状和体征 。瑞典哥德堡大学眼科系的博士采用随机设计的方法评价了针刺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疗效,10次针刺后的3周随访中针刺组病人的各种症状比对照组要好的多,因此作者认为可以把针刺作为该病的常规辅助治疗方法、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Eliason等人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干眼症,88%患者的干眼症指数得到明显改善,50岁以下患者改善的程度更高。
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优势:1、无副作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手术的风险均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甚至影响全身的生理机能,而针灸治疗堪称绿色疗法,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2、全身调节:针灸治疗不仅着眼于局部,还要根据中医理论及患者症状进行辨证,标本同治,疗效持久。3、见效快:北京同仁医院传统医学科多年来一直从事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在治疗中,多数患者1~3次即可见效,症状明显改善。约10%的患者经1~2疗程(10~20次)可临床治愈。约85%症状改善显著,基本不需药物治疗。5%左右患者无效,多存在其它问题,如其它疾病、不良生活方式或工作环境影响等。
实验研究表明,针刺眼周围的太阳、攒竹、丝竹空穴可以改善新西兰兔60%眼分泌试验的值,形态学研究也表明针刺可能增加泪腺组织的泪液合成和分泌功能。
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1、由于干眼症的特点,多数病人需长期治疗。2、干眼症受多种因素影响,治愈率低。3、需综合治疗,针刺、灸法、点刺放血等。
四、针灸治疗的行动方案
治疗干眼去除病因同时及早控制症状及病情发展是关键。目的是选择能有效地控制病程进展、改善视力、恢复正常眼表生理结构的疗法。
因此,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方案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
重视眼局部穴位的解剖学结构: 泪腺的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一支的眼神经,在眶上裂后方分为三支,一支为泪腺神经,入眶后行于外直肌上外侧部。控制泪腺的神经起于延髓网状结构的上泌涎核,随面神经的岩大神经,在蝶锷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经蝶腭神经达上颌神经,继经颧颞神经与泪腺神经的交通支至泪腺神经,发挥促使泪腺分泌及扩张局部血管的作用。
穴位选择:主穴为:瞳子s、睛明、丝竹空
瞳子s穴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其下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在颧眶动、静脉分布处;布有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面神经的额颞支。
睛明穴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穴位深层有内眦动、静脉,深层上方为眼动、静脉本干。分布着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动眼神经和眼神经。
丝竹空穴在眉梢外侧凹陷处。穴位深层有眶上神经和颧面神经分布。眶上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的分支,经眶上切迹或眶上孔至额部皮下,分布于额顶部的皮下。颧面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的分支,它分布于颊部皮肤。
在针灸治疗的同时也可结合有一定作用的现代医学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