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年人肝功能异常者在不断增多。追其原因,主要以药物性肝炎为主。
人上了年纪,各个脏器功能都在逐渐衰减,当前医学检查日益增多,对于每个脏器都可以运用先进的医疗器械进行判断,所以,很多老年人都不同程度被检查出一些脏器的损伤。例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退行性关节病变、脑梗塞、脑血栓等等。有的老年人可以数出患有10种以上的疾病。
从理论上讲,脏器有损伤当然应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改善和恢复脏器功能。伴随医保治疗药物范围的扩大化,对于老年人来说,一方面确实存在多种疾病,另一方面,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以及人们体检意识的增强,B超的广泛应用,人群脂肪肝检出率日益增高。
有些脂肪肝患者不以为然,认为看不看病无所谓;另一些人与前者相反,一旦被医生诊断为脂肪肝,则惊恐万分,惶惶不可终日,四处求医问药。
由于脂肪肝是一个相当大的医疗市场,所以,大量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通过广告宣传扩大影响,使用最吸引人眼球的言辞,博得脂肪肝患者的信任。据粗略统计,大约五成左右脂肪肝病患者存在过度治疗。
其实,这种富贵病并不可怕,多与不良饮食有关。长期过多进食高脂食物,导致血脂升高,诱发肥胖;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治疗脂肪肝的灵丹妙药,治疗手段主要依靠“管住嘴、迈开腿”,即需长期加强运动、纠正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脂肪肝假如仅伴有轻度高脂血症,不一定需要用降血脂药物。有脂肪肝又有明显的高脂血症,需根据高脂血症的原因、程度,由医生酌情决定是否要用降血脂药物。切莫擅自使用降脂药物,否则还会引起药物性肝炎。
对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脂肪肝患者也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降酶药物。实际上,转氨酶增高主要与肥胖有关。研究表明,体重每降低1%,转氨酶下降8%;伴肿大的肝脏回缩和脂肪肝逆转;而体重居高不下者转氨酶往往持续升高,即使应用保肝和降酶药物也难以奏效。
当前,脂肪肝是温饱解决以后的“富贵病”,国人缺少的不是营养而是运动;急需的不是补品药物,而是科学的生活方式。只要做到“少吃、多动,少饮酒、慎用药”的预防原则,就能够有效控制脂肪肝日益严重的流行现状。
大多数治疗药物可以报销,“不吃白不吃”的思想在作祟,但是,应该重点强调点是,所有药物都需要在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和排泄。大量、多种药物同时进入人体内,势必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导致本来就已经衰减的肝肾功能恶化,最终,事与愿违,反而造成机体不可逆的伤害。这种由于服用多种药物引起的老年性肝功能异常可称为“老年性药物性肝炎”。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用药呢?首先,应该请有经验的医生帮助判断到底自己有多少种疾病?分清“轻、重、缓、急”,发生重症和急症时则必须用药,这是常识。但对于一些老年退行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脏器功能在逐渐衰退,检查结果肯定与正常数值不一致,但只要不明显影响生活质量,且药物又无法治愈的老年性疾病,可以考虑暂不服用药物,采用其它理疗方法缓解症状。其次,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最好选择用药简单,剂量偏小的药物,一天只用一次,一次只用一粒的缓释、长效制剂。第三,选择好服药时间,一般药物最好选择饭前或饭后30分钟服用。胃药包括胃粘膜保护剂等最好选择在饭前服用,而利尿剂等则最好避免在睡前服用,夜间排尿次数增多会影响睡眠;降压药物选择早晨服用为宜。又有西药又有中成药最好不同时服用,分开服用可以减少相互产生的不良反应。第四,避免因药物多而错服。找几个形状、颜色不相同的小药盒,将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分盒存放,每次一小盒,定时服用。避免吃错药物。第五,对于所谓的老年保健品,例如蜂王浆、脑白金、钙剂、多种维生素、卵磷脂、深海鱼油等等,最好不要与常规药物在同一时间服用,因为这些保健品属于非必须用药,不必严格按时用药。最后,还要提醒老年人,不要在长期存放太多药物,家中存放条件有限,避免服用变质药物。家中的药物还需要定期检查保质期,已经超过保质期的药物不能服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