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腰腿痛怎么回事?”
“你腰突了!……”。
现目前急慢性腰腿痛患者,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极多。而就本人所见估计,临床上数量庞大的所谓“腰突”患者中,相当部分属于“被腰突”,他们接受大量不必要的治疗,包括各种注射、输液、微创甚至开放手术等等,承受极大的痛苦,甚至因手术而埋下健康隐患。
那么,为什么腰腿痛病人容易“被腰突”呢?我们先透过“腰突”的前世今生来了解其中的奥秘。
(一)风湿、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突”的前世?!
30岁以上小伙伴们的记忆中不知可还存有这样一个画面:大街小巷住房外墙、绿化树上、公交站牌、甚至街道地面,处处粘满各种小广告,或证件办理,或医疗小广告等等,一度被斥为“城市牛皮藓”。而在医疗小广告中,“专治风湿、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所指的基本就是腰腿痛问题。
“腰突”诊断兴起于CT及核磁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算来不过近20年的事。在此之前,众多的腰腿痛病人如果因为“腰痛”去医院,一般被告知“风湿或骨质增生”,“腿痛”一般诊断“坐骨神经痛”。这一点相信50岁以上的腰腿痛患者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二)“腰椎间盘突出”的今生!
如上所言,CT及核磁在骨科的广泛运用,为“腰突”的发现提供了最简便而直观的方式。一方面,其直观性使患者易于接受诊断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腰突病情轻者仅仅是腰疼,重者可造成大小便失禁,双下肢“瘫痪”等等。其可轻可重的特点,为少部分专业素养欠缺或医德欠佳的医生,选择治疗方式的腾挪进退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腰突”成为医患双方“最容易达成共识”的一致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从“风湿、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到“腰突”,毫无疑问,其中蕴含着医学的极大进步,对因“腰突”出现腰腿痛的患者的治疗,变得更加规范并有针对性,无数患者因此受益。
但同时,医学认识的局限性也让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腰突”的层次上。提高认识,细化诊断,并选择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使患者得到更恰当的治疗,应该成为骨科、推拿、针灸、康复等相关科室医生以及患者的共同终极目标。在此过程中,患者也需尽可能提高认识,尽量避免“被腰突”,以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