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众多自身免疫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以多关节累及、对称性为主要表现。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RA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其轻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差异很大。严重的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临床表现:
RA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从轻微、短暂的关节炎到急进性多关节炎以及全身多器官累及等均可见到。
(一)关节表现。
典型的发病过程为逐渐加重的小关节疼痛、僵硬及肿胀,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膝及足关节受累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累及髋及颞下颌关节,甚至颈椎及环杓软骨亦可受累。也有部分患者(1/3左右)以乏力、体重下降、肌痛、晨僵等表现起病。晚期关节表现可见“天鹅颈”畸形(近端指间关节过伸使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及“纽扣花”畸形(近端指间屈曲远端指间关节过伸),甚至出现掌指关节半脱位及手指向尺侧偏斜等。
(二)关节外表现。
皮肤 雷诺现象、红斑、紫癜及类风湿结节等,雷诺现象与血管梗死、皮肤溃疡及严重感染等相关,类风湿结节多在皮肤受压处及前臂伸处可见,可协助诊断。 眼部 表现为可导致巩膜软化的痛性巩膜炎。淋巴结 可见肿大,部分患者全身淋巴结肿大。肺部 可见胸膜炎、胸腔积液、肺类风湿结节、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及纤维肺泡炎。心脏 心包炎(20%),心内膜炎及心肌炎罕见。肾脏 多继发于药物使用后,肾小球肾炎,偶见淀粉样变。神经系统 腕管综合征、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血液系统 可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诊断标准:
RA的诊断标准几经更替,从1958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到简化的纽约标准,再到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标准,目前最新的为2009年ACR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
患者如果按下列标准评分6分或以上,可确诊为RA。
1、受累关节:
1个中到大的关节(0分)。
2-10中大关节(1分)。
1-3小关节(2分)。
4-10小关节(3分)。
超过10个小关节(5分)。
2、血清学:
RF和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阴性(0分)。
其中之一是低效价阳性,即超过正常上限,但不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2分)。
至少其中之一高效价阳性,即效价超过3倍正常上限(3分)。
3、滑膜炎持续时间:
少于6周(0分)。
6周或更长的时间(1分)。
4、急性期反应物:
CRP和ESR均正常(0分)。
CRP或ESR升高(1分)。
治疗:
治疗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关节症状,使疾病尽早达到完全缓解。强调早发现、早治疗,联合用药,尽量避免致残及外科干预。
(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起到抗炎、镇痛、消肿及退热等作用。常用的药物包括美洛昔康、芬必得、尼美舒利、双氯芬酸、布洛芬等。不提倡联合用药,不增加治疗作用的同时副作用会更突出,包括肾毒性及胃肠道副反应等。
(二)改善病情药(DMARDs)。
1、甲氨蝶呤(MTX) 7.5-15mg/w,4-6周起效。不良反应:胃肠道、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皮疹等。
2、来氟米特(LEF)10-20mg/d,不良反应:高血压、肝酶升高、脱发、腹泻、瘙痒及一过性白细胞下降。
3、羟氯喹(HCQ)200-400mg/d 不良反应:可能在视网膜蓄积,使用前需眼底检查,注意视力改变,其他有头晕、头痛、皮疹、耳鸣及心律失常等。
4、雷公藤多苷 20mg Tid 不良反应:腹泻、皮疹、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女性月经不调或停经,男性精子减少等。
5、柳氮磺胺吡啶 口服0.25g Bid,如无不良反应,每5天增加0.25g,至1-2月后增至1-2g/d,不良反应为白细胞或血小板减低。
(三)糖皮质激素。
能迅速缓解关节疼痛及肿胀,在DMARDs起效前可起到“桥梁”作用。总体原则是小剂量,短疗程。
(四)生物制剂。
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CD20抗体,IL-1抑制剂,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CTLA-4抑制剂,能更好的阻止骨侵蚀进展。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和少见的严重感染危险性增加,包括结核病的复发、深部真菌感染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