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不少患者就诊时,提及对有创检查或手术的担忧。认为肿瘤长在那里一定不能动,否则肿瘤细胞就会 “飞”(转移)。肿瘤真的会飞吗?我首先想告诉大家正确选择的,符合规范的有创检查或手术一般不会造成转移。有时存在转移的风险,但相对于患者在治疗中得到的益处而言,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试想如果肿瘤都不能动,不去干预,任其从早期发展为晚期,对患者有好处吗?不过社会上却有一些庸医,任凭自己的想象误导就医过程,耽误患者病情,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当然,目前总体上癌症治疗效果还较差,存在晚期肿瘤患者开始治疗不久就过世的情况。但如果不治疗同样不可能有治愈的机会。目前的医疗水平,在治疗前医生可以根据病情的早晚,基因等各种检查预测治疗结果。但还无法达到完全准确判断出哪个患者预后好,哪个患者不好。
要想知道肿瘤细胞会不会“飞”(转移),应当了解什么叫肿瘤转移,其次肿瘤转移的机制,以及与转移相关因素。
什么叫肿瘤转移?转移是指某个器官的肿瘤细胞在其他另外器官生长的过程。包括经淋巴道向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淋巴转移,以及经血管转移到其他器官的血行转移。
肿瘤转移的机制:各种恶性肿瘤,一般从很小的实体瘤开始,就可能发生肿瘤细胞脱落入淋巴道或血管(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但这并不是真的转移。这些肿瘤细胞必须像受精卵一样在淋巴组织或其他器官着床,吸收营养不断生长,这才完成了转移。通常淋巴道和血管中的脱落肿瘤细胞数量和浓度决定着床可能性大小。机体免疫力的强弱,以及组织的结构特点决定其是否容易在新器官中生长、发育。越容易释放大量脱落细胞以及在新器官中成长的肿瘤,我们将恶性程度越高。反之,恶性程度越低。
与转移相关因素一般包括:
一、原发肿瘤情况:
1、癌细胞类型:不同类型,甚至相同类型基因突变不同,治疗方法、预后就截然不同。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很高,其往往来势凶猛,死亡率很高。但其对化疗非常敏感,第一时间加强控制,合理应对,很快就会转危为安。所以有创的检查,以确定癌细胞类型就非常重要。
2、癌症分期:越晚期的肿瘤,在淋巴道和血管中的脱落肿瘤细胞数量和浓度就越大,转移越强烈。
3、癌细胞长的部位:血液供应丰富的器官,如骨骼、肝脏、肺、脑。肺门处的病灶,咳喘等的症状明显,淋巴血液丰富,容易转移。
二、患者自身身体情况:
身体的基础状态:一般状况差,往往肿瘤基因突变多,免疫功能低下,肿瘤恶性程度高,都可能增加癌症转移的机会。
三、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因素:
大家常说:肿瘤患者三分之一是病死的,三分之一是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可能有点夸张,但心理作用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影响治疗结果。
1、自我生活态度及情绪特征:情况精神萎靡,有较多生活恶习。
2、家庭及人际关系。
3、自我价值取向:精神萎靡,
4、文化水平
四、条件因素:
1、医疗条件、治疗方式及经历:几乎所有的癌症(包括各种分期、细胞类型)都有可能生存下去(我们都有成功的案例),但往往取决于治疗合理与否。比如在手术中,违反操作规范,未遵循无瘤原则,过度挤压瘤体,都会引起转移。
2、经济状况:经济条件差的,往往没法坚持治疗。
肿瘤细胞会不会“飞”(转移)的问题更多体现在检查方面。不合理的有创检查或手术:比如锁骨上淋巴结穿刺不做,气管镜不做,非要做经皮肺穿刺,就可造成针道转移。一般而言,要尽量选择不经过机体其他组织,直接从肿瘤表面活检的方式,以及细针穿刺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会挤压肿瘤引起转移,同时也把针道种植的可能降至最低。
由于肿瘤治疗,目前存在对机体正常器官的损害。根据无病理、细胞学证据的诊断,实际上是对患者不负责任的现象。将来的治疗,除了病理、细胞学资料外,还需要更详实的基因等检查,这就更加提高了对有创检查和手术的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