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遇到一些患者由于缺乏医学常识或者认识上存在误区,常常耽误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以致造成终身遗憾。
突发性耳鸣表现为耳朵嗡嗡作响、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耳朵像蒙了一层纸,患者感觉声音遥远。不少耳聋患者同时伴有耳鸣,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恶心和呕吐。迄今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一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曾患过感冒,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内耳毛细胞受损。有的可能是由于内耳小血管痉挛或小的血栓形成,引起内耳缺血而导致毛细胞受损。长期的疲劳也可能是突发性耳鸣耳聋的诱因。还有一部分患者查不到明显的诱因。出现突发性耳鸣耳聋主要跟耳内毛细胞受损有关。毛细胞是内耳听觉的传感器,能够将声波的机械能转换为生物的电能传递到大脑产生听觉。据动物试验发现,哺乳动物的毛细胞从病变到坏死大约3~4周。在临床实践中一般认为2~3月。毛细胞一旦坏死,目前还没有办法使它再生。因此必需在听觉毛细胞尚未坏死前进行治疗。突发性耳聋关键在早期治疗,如果延误了诊断或治疗,一旦毛细胞突然死亡,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由于大多数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不明,目前没有特效药,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才有疗效。首先,需坚持20天左右的正规住院治疗。病人除了充分休息外,可以接受静脉给药治疗,其中扩血管药可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有时还要用抗凝药、溶血栓药。此外,早期还需使用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毛细胞的水肿及炎性损害,尽早恢复毛细胞的正常功能。高压氧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正规治疗20天后,可以回家口服药物维持治疗,每隔10天左右随访一次。一般地说,发病1个月内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有时治疗需坚持2个月左右,约有1/3的患者可以恢复听力。突发性耳聋一般在2个月后听力程度就固定了,但少数患者再坚持服药治疗2~3月,听力可能会有一定进步。如果没有进步,则听力恢复的可能性较小,有时还会遗留下难以治愈的令人烦恼的耳鸣。有些患者认为这是小病,不配合治疗,不按时用药,患者只有配合用药、保证休息和调整情绪,才有助于治疗和听力恢复。一些患者比较心急,治疗1周后,因没有显著效果就迫不及待地换医院就诊,不断换药,这样可能耽误了正规治疗。突发性耳聋90%以上都是单侧听力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少数是双侧。一侧耳朵突然耳聋后,一般来说不会影响到另一侧。但话要讲回来,如果一侧耳聋未愈,就应该重视对侧耳朵的听力保护。患者不论到哪一科就医,都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有听力障碍,医生就会慎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药物及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平时应远离强烈的噪声和爆竹声。并积极预防感冒和防治中耳炎。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突发性耳鸣耳聋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治疗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治疗用药以免造成终身的遗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