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情汹涌的当下,许多人都寄希望在体检时通过检查肿瘤标志物,来早期发现或排除恶性肿瘤。但是,真的检查了肿瘤标志物以后,一些人因结果正常而兴高采烈不久还是被医生确诊患了肿瘤;另一些人则因结果异常查了很久也无法排除肿瘤而愁眉苦脸。
经常有人问不怕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肿瘤标志物高,到底要不要紧,会不会得癌?
肿瘤标志物是用于反映恶性肿瘤是否存在的一类生化物质。理想情况下,一旦增高就应该可以确诊患了恶性肿瘤,即灵敏度应100%;如果正常则又可以肯定地排除恶性肿瘤,即特异性100%。
但实际上,目前没有一个肿瘤标志物能完全符合这样的定义和达到这样的目标。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增高,并不表明一定患了恶性肿瘤,而肿瘤标志物不增高,也并不表明一定没有患恶性肿瘤。
既然是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医生还要人们检查肿瘤标志物呢?在临床上,肿瘤标志物首先是用于已知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分析,如分析恶性程度、侵袭性、扩散情况、生存期等;其次,对那些治疗前增高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治疗期间的疗效评估、决定是否更改治疗方案、诊断有无残留,随访期间用于诊断复发;再次,对有明确肿块或转移的患者可用于肿瘤来源的辅助诊断、肿瘤分类;最后,仅个别肿瘤标志物可用于体检时筛查和早期诊断相应的肿瘤。
这些肿瘤标志物,体检时应该查,根据临床实践,下列肿瘤标志物可用于筛查和早期诊断相应的恶性肿瘤,其增高的幅度可达上千。
1、甲胎蛋白(AFP):
反映分化较好的肝细胞性肝癌,其增高常早于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可使肝癌手术切除率、一年生存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AFP增高还可见于卵巢和睾丸等部位的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畸胎瘤,因此,肝癌排除后还应检查是否存在这些肿瘤。此外,急慢性肝炎也可发生AFP的增高,但多在300微克/升以内,且常伴转氨酶增高。
2、糖类抗原125(CA125):
反映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在各种盆腔肿块中,卵巢恶性肿瘤阳性率78%,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00%阳性,粘液性囊腺癌只有33%,且为低值增高,较少超过65u/毫升。
其他,如子宫内膜移位、纤维瘤、功能性囊肿、盆腔炎症、输卵管积水等盆腔良性疾病中,只有6%阳性。各种其他恶性肿瘤,如同时伴有CA125增高时,常见明显的胸腹水。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肛门指检以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波检查一样,都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最佳方法。
4、降钙素(CT):
反映分化较好的甲状腺髓样癌。这类患者常有脸部潮红、长期腹泻的表现,CT明显增高时可存在严重的腹泻,甲状腺甚至下颈部有较硬的结节存在,如是家族性患者可存在双侧甲状腺结节伴肾上腺肿块。CT增高,还可存在于其他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如小细胞性肺癌等。
5、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绒癌、睾丸癌的有效肿瘤标志物,其血含量的改变可充分反映治疗情况。通常HCG用于检测是否怀孕,因此,育龄妇女HCG增高首先要考虑妊娠。近期流产或不规则经血者若HCG持续增高,要考虑绒癌。
肿瘤标志物增高,你该怎么办?
其实,肿瘤标志物增高除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外,就受检者而言,各种部位,如胃、肠道、肝胆、泌尿生殖系统、肺部等处的炎症、感染,肠道息肉、炎性增生,皮肤疾病如银屑病,胆汁淤积,肝肾功能不良等,均可导致CEA、CA199、CA50、CA724、CA125、PSA等肿瘤标志物的低度增高,即“假阳性”表现。
许多肿瘤标志物在怀孕妇女中也低度增高,甚至有些育龄妇女是在体检中因肿瘤标志物增高才发现是怀孕所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持续、大量的肿瘤标志物增高,需警惕同时伴有癌症。
此外,医院的标本质量、操作因素、试剂种类和方法学问题等也将影响肿瘤标志物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因此,体检者如遇肿瘤标志物增高,可到肿瘤医院就诊,医生首先会对其正常值范围、增高幅度、个人症状和该肿瘤标志物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地说,对稍高于正常值上限但无明显可疑症状,或特异性非常低的肿瘤标志物低度增高,可在适当调理、休息后,在肿瘤医院一个月复查一次,如继续在原值范围波动,或有增高趋势,应针对同一项目同时在肿瘤医院和其他医院复查。如继续增高,医生会仔细排查,必要时需要做CT、PET/CT等检查。
若肿瘤标志物反复上下波动,但总体没有继续增高的趋势,此时,患者不必过分紧张。
总之,临床证实,部分肿瘤标志物可以筛查和早期诊断相应肿瘤,为此,建议从事高污染工作和进入高危年龄者应每年检查一次,有肿瘤家族史者应提前跨入体检行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