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指结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
病因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摄入不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病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症状
早期无明显症状,进展期可以出现大便改变、便血、腹块、贫血、腹痛、消瘦或恶液质等表现。右半结肠腔大,粪便为液状,癌肿多为溃疡型或菜花状癌,很少形成环状狭窄,不常发生梗阻。若癌肿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出现发热。左半结肠肠腔细,粪便干硬。左半结肠癌常为浸润型,易引起环状狭窄,主要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
检查
1、纤维结肠镜及活检病理
结肠镜下可发现癌肿,观察其大小、位置及局部浸润范围,有无狭窄或肠镜是否可以通过,有无出血。并可以发现是否有同时存在的结肠息肉,是否存在多发结肠癌肿。
2、CT及增强CT
可以从影像上观察肿瘤所在位置,从淋巴结肿大情况推测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可以了解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推测得以切除的可能性。可以了解肝、脾、大网膜、肾上腺、腹膜的转移情况,判断远处转移的可能。
3、钡剂灌肠
可见癌肿部位肠壁僵硬,扩张性差,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黏膜皱襞紊乱、破坏或消失,充盈缺损等。钡剂空气双重对比造影更有助于结肠内带蒂肿瘤的诊断。对于进展期癌肿,可以确定肿瘤所在位置,并了解临近肠段的情况,确定肠段切除范围,是否需要游离附近系膜或韧带,以使吻合口重建方便、无张力,保障吻合口顺利愈合。
4、癌胚抗原(CEA)
对早期肿瘤的诊断价值不大,对推测预后和判断复发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术前较高,术后明显下降,在随后的复查中如果持续性升高,则提示复发或转移。
治疗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靶向治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肿瘤所在部位不同,切除范围不同: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
2、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
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
4、乙状结肠癌肿除切除乙状结肠外,还应做部分降结肠切除或加部分直肠切除,并且加区域淋巴结清扫。
5、伴有肠梗阻的手术原则,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亦可以肿瘤切除吻合+回肠预防性造瘘,二期还纳造瘘口。如病人情况差,可先作结肠造口术,待病情好转后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6、不能作根治术的手术原则,肿瘤浸润广泛,或与周围组织、脏器固定不能切除时,肠管已梗阻或可能梗阻,可作短路手术,也可作结肠造口术。如果远处脏器转移而局部肿瘤尚允许切除时,可用局部姑息切除,以解除梗阻、慢性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7、目前,采用腹腔镜微创的方法进行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成为根治结肠癌的利器,即为术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和显露,使手术的全过程处于精确的掌控中,患者恢复快,痛苦小。
预后
结肠癌经积极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正规化疗,大多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预防
具有肿瘤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检查结肠镜,健康人群应鼓励检查结肠镜以发现结肠良性肿物,并予以内镜下处理,避免恶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