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 ED)主要指以反常的摄食行为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发显著体重改变和(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在各类诊断体系中,均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
患者虽然主要表现为进食行为的紊乱,例如限制进食、过度运动、暴食、暴食后呕吐、禁食、滥用减肥药或泻药等,但这些紊乱进食行为的背后反映着他们的心理障碍,故又称之为心理行为障碍。不少进食障碍患者对自己的体重、体形、身体尺寸等存在感知障碍,为了适应对身体的歪曲感知,故在行为上采取各种紊乱进食行为来控制或减轻体重。
医学界认识神经性厌食为一疾病诊断始于19世纪末。相对而言,神经性贪食要到1979年Russell描述该病时才正式被列为临床诊断。暴食障碍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IV-TR,美国精神病协会,2000)才有所识别,作为“未加标明的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EDNOS)” 的一个暂时分类,需要继续加以研究。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进食障碍一直被认为是很罕见的疾病。在出现了对神经性厌食的描述之后,进食障碍才逐渐被看作是一类普遍而且可导致功能残疾的疾病。自20世纪中叶以来无论在美国还是西欧,神经性厌食的发病率都有增加。
然而,在临床上,许多进食障碍病人仍然未被识别,据估计,国外通科医生对神经性贪食的识别率仅为12%,对神经性厌食的识别率为45%。国内最新一项对不同地区的437名临床医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对进食障碍的知识和治疗经验相当有限,并反映出国内对进食障碍的治疗与服务远远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国内专业人员中深化进食障碍相关的教学、培训、研究及临床服务,最终将有利于进食障碍患者及其家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