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发病率高,约为女性良性肿瘤的50%。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不明,一般认为好发于卵巢功能旺盛的妇女,有人认为其与雌激素及孕激素有关。子宫肌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子宫出血、腹部肿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不孕或流产等,还可继发贫血。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子宫肌瘤治疗的一种方法,是指在影像设备的指导下,将导管超选择子宫动脉,并栓塞子宫动脉;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体因其他交通支的存在,虽然血流有限,但不会造成子宫的坏死,但肌瘤为生长旺盛组织,可因缺血缺氧而生长受抑制,甚可变性坏死,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子宫肌瘤发病率较高,但需要临床治疗的比例并不高,肌瘤体积较大,大于4cm,有明确的压迫症状,或确实因肌瘤导致经期出血量增加或巨大的子宫肌瘤手术前的预栓塞等。
以下为一例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情况。
图1: 髂内动脉造影可见增粗迂曲的右侧子宫动脉如箭头所示。
图2:超选择子宫动脉造影,观察到子宫肌瘤血供丰富。
图3:经导管注射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子宫动脉远端血流消失。
图4:髂内动脉造影示子宫动脉血流消失。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同样适用于产后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症及进展期宫颈癌的治疗,只是宫颈癌同时需要给予化疗药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