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称 Berger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 IgA或 IgA沉积为主,伴或不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疾病分类
1、原发性IgA肾病:由肾脏本身疾病引起,多见。
2、继发性IgA肾病:由肾脏以外的疾病引起,如:紫癜性肾炎,HIV感染,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肿瘤,麻风病,肝脏疾病,家族性IgA肾病等。
发病原因
IgA肾病的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多种因素和发病有关。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IgAN属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小球疾病。
1、与免疫系统的关系:IgA肾病主要是以多聚体 IgA(PIgA)在肾小球沉积,表明了IgA 免疫系统导致了 PIgA 分子的在循环系统中出现和肾小球系膜区的沉积。
2、与骨髓的关系: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 IgA1 ,且存在于血液中 IgA1相似的铰链区糖基化异常 ,提示 IgA 肾病患者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的 IgA为骨髓源性 IgA。
3、与细胞因子的关系:IgA 肾病患者系膜区沉积的 IgA1 引起系膜细胞分泌炎症因子。
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30-40%)
1)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或泌尿系感染)后数小时到1-2天;
2)多无伴随症状,少数有排尿不适,而被诊为急性膀胱炎;
3)肉眼血尿儿童和青少年(80-90%)较成人(30-40%)多见;
4)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5)肾脏病理一般为Lee氏分级Ⅱ~Ⅲ级。
2、隐匿性肾炎型(20-30%)
1)镜下血尿,25%伴有间断发作的肉眼血尿;
2)伴或不伴蛋白尿(+);
3)少数有高血压;
4)肾脏病理一般为Lee氏分级Ⅱ~Ⅲ级。
3、慢性肾炎型
1)镜下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
2)常有高血压;
3)肾功能可能有下降;
4)肾脏病理一般为Lee氏分级Ⅱ~Ⅳ级。
4、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型
1)肾病综合征,伴有或不伴有镜下血尿;
2)多有高血压;
3)部分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脏光镜可以为:微小病变和轻度弥漫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4)肾脏病理一般为Lee氏分级Ⅰ~Ⅳ级。
5、恶性高血压型
1)恶性高血压;
2)蛋白尿(+-++),伴有或不伴有镜下血尿;
3) 常合并肾功能不全;
4)肾脏病理一般为Lee氏分级Ⅲ~Ⅳ级。
6、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型
1)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有进行性少尿;
2)蛋白尿(+-++), 伴或不伴肉眼血尿;
3) 多有高血压,贫血;
4)肾脏病理一般为新月体肾炎,Lee氏分级 IV~V级
辅助检查
1、免疫学检查:50%的病人血清IgA水平升高。37~75%病人测到含有IgA的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2、蛋白尿:蛋白尿定量和分型对IgA肾病病情判断、估计预后很重要。蛋白尿<1g/24 h者常为轻微及病灶性系膜增生为主。中~重度蛋白尿多为弥漫性系膜增生,常伴新月体及肾小球硬化。
3、肾功能:血肌酐上升到1.5mg/dl(132.6umol/L)多为病情进展。GFR<20ml/min时,病理改变属Ⅲ级以上。
4、血尿:尿RBC形态呈多形性,提示血尿来源是肾小球源性。
疾病诊断
IgA肾病的诊断必须要有肾活检病理,必须要有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的结果支持。其诊断特点是:光镜下常见弥漫性系膜增生或局灶节段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可见系膜区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这是IgA肾病的诊断标志。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发病前1~3周,有链球菌感染的前驱病史,以血尿、浮肿及高血压为三大主要症状。持续肉眼血尿时间较长,可从数天到数周,这点和IgA肾病发作性血尿不同。实验室检查有补体C3下降,ASO、血沉升高。
2、良性家族性血尿:本病多有家族史,临床90%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仅少数伴间歇性发作性血尿。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检或尿常规检查中发现。电镜证实其中一部分为薄基底膜底(基底膜厚度约为正常人数的1/3~2/3)。预后良好。
3、家族性遗传性肾炎:多为持续性镜下血尿,男重于女,呈进行性肾功能减退,50%伴有神经性高频区耳聋,15%有眼部异常,男性死亡率高。
4、左肾静脉压近综合征:属非肾性血尿,无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5、特发性高钙尿症: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或伴有发作性肉眼血尿,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尿Ca> 0.1mmol/kg (4mg/kg/d),尿Uca/Ucr的比值若>0.21可初步诊断本病
6.、紫癜性肾炎:常表现为镜下血尿。但患者有皮肤出血点,出现在四肢远端、 臀部及下腹部, 多对称性分布, 稍高于皮肤表面, 可有痒感, 1~2 周后逐渐消退, 常可分批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