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两年的全国性的新闻事件,许多家长知道部分便秘也需要手术治疗,但是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检索了一下万能的“度娘”,发现许多内容错误,那么,作为全程参予上述事件的医生,我们是如何考虑这个事情,决定哪些孩子可以手术?需要做手术的时候,不做可以么?
目前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及同源病的“金标准”是肠壁全层的活检。但是这种检查也就是一种手术,风险和花费都较高。因此术前诊断巨结肠或巨结肠同源病主要依靠病史(即起病的时间,便秘程度等等),体检(包括腹胀的程度,肛门指检的情况等等),以及经典的“三联检查”(钡灌肠+24小时复查,组织化学检查,直肠肛管测压)。如果都有很典型的阳性结果,即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是很多患儿没有典型的症状或明显的阳性结果,对于这些患儿,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或者何时进行手术呢?
简单的说,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症状的程度与保守治疗的效果。
如果便秘症状不是很严重,检查结果并不典型,可以先予以保守治疗。部分巨结肠同源病的患儿通过保守治疗,可以使未成熟的神经细胞逐渐发育正常,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从而得到治愈。如果保守治疗一段时候后,发现症状有好转,即可继续坚持治疗直到康复。如果患儿经过正规的保守治疗3月到半年以上仍然没有明显效果,则可能为先天性巨结肠或比较严重的巨结肠同源病,应考虑手术治疗。当然术前可以复查结肠钡灌等“三联检查”,也可考虑辅以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等其他检查进行全面评估。
另外,家属的支持也很重要。虽然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从麻醉意外、伤口感染到便秘复发或大便失禁都有可能发生,但是绝大多数患儿的便秘都可以得到治疗。家属还应认识到,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便秘只会加重肠道的损害,使正常的肠管发生扩张变性失去功能,症状更重,导致手术时需要切除更多的肠管,并发症也越多。有部分患儿便秘未予处理,在成人期来院,此时一个月解一次大便。而且据我们观察低龄患儿重建正常排便功能的代偿能力更强。因此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最好在学龄前几解决问题,以免耽误病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