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病率为6.78%,新出生先心病患儿高达10万~15万例,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约占先心病的20%。目前治疗方面包括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近几年开展的内外科镶嵌治疗。
小儿VSD介入治疗现状
VSD介入治疗发展:1988年Lock首次报道了应用Rashkind双面伞封堵器关闭因病情危重无手术适应症的肌部VSD并获得成功,其后封堵器的设计研究大致上依据Rashkind双伞堵塞装置的原理进行改进。Rashkind法选择的患儿为肌部或膜周部缺损,要求缺损直径不能超过8 mm,距主动脉瓣附着点的距离至少1 cm。
1997年Sideris对其钮扣式补片装置进行改进后用于VSD的封堵。具有以下优点:①各种规格的补片可通过较小的传送鞘管输送;②由于补片较薄,因此很少会影响瓣膜的闭合,且操作时较易避开上述重要的解剖结构;③可通过沿导丝推送系统进行操作,使其可操作性更强。缺点是存在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较高、操作复杂、补片较易移位、价格昂贵等问题。
Latiff等于1999年用弹簧圈对1例10个月的多发性肌部室缺的患儿进行封堵,获得成功。其主要优点是简单、价廉、损伤小,可以经静脉途径用4-5F的导管通过VSD,明显减少了对婴幼儿外周大血管的创伤。另外,其柔软易曲折的特点也使其能适应于肌部室缺。但其只能适用于小于4 mm直径的VSD、较易脱落、且不适用于膜周部VSD。目前关于其应用仅有少数个案报道。
1998年美国开发了Amplatzer封堵器,其体积小、易回收、可重复放置,在肌部VSD的介入治疗中已显示出优势,技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2000年又推出膜周部VSD封堵器,有对称和偏心形状二种,非对称封堵器的左室盘靠近主动脉端边缘比腰部直径大0.5 mm,靠近心尖端边缘比腰部大5.5 mm,其向下边缘端有一铂金标记点作为释放时定位标记;右室盘两端边缘均比腰部直径大2 mm。对称型左右盘间距离2 mm,两侧盘片直径均比腰部大4 mm,左右两侧盘片相等。2002年美国FDA批准其临床试用,后国内、外对VSD介入才得以广泛开展。2002年VSD Amplazter封堵器开始在国内应用,VSD介入治疗在国内三级以上的医院陆续开展;2003年国产封堵器上市,使VSD介入治疗病例迅速增加。
国内VSD介入治疗现状:近几年VSD介入已在国内广泛开展。根据解剖部位,适合行介入治疗的VSD是肌部缺损和膜周部缺损。肌部VSD由于远离瓣膜、传导束等重要部位,封堵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肌部VSD仅占VSD总数的2%,绝大部分VSD发生在膜周部,膜周部VSD由于靠近主动脉瓣、房室瓣及传导束等重要解剖结构、缺损周围无足够的边缘可供封堵器附着,介入治疗并发症明显高于肌部VSD。
根据2005年初步统计资料,国内阜外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广州心研所、西京医院、沈阳军区总院、华西医大一附院、二附院等七所医院先心病介入治疗3000例初步统计,技术成功率97%,重要并发症0.13%,死亡率0.03%。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心脏超声在VSD术前诊断、术中检测及术后随访起重要作用。张玉奇等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关闭膜周部VSD中的应用价值,证实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准确地显示膜周VSD的大小、部位及其边缘的解剖形态,在术前病例的初步筛选、术中监测、堵塞器的选择、即刻效果判断及术后随访中起重要作用,是经心导管封堵膜周VSD安全、有效的监测方法。随着对婴幼儿复杂先心病采用镶嵌治疗理念的提出,高伟等对6例小婴儿肌部VSD进行外科术中镶嵌治疗,结果无并发症和住院死亡病例,除1例肌部封堵器周边有细束残漏外,另外5例无明显残余分流;心电图除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外,无其他心律失常;证实镶嵌治疗对小婴儿、低体重儿等不易耐受手术和体外循环的肌部VSD患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镶嵌治疗已经在大的心脏中心逐步开展。随着各方面技术的进步,目前国内VSD介入治疗的总数量已为全球之首。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也随之伴发了许多问题。
相关文章